見到美髯男子平安地回來,孟茹得以放下心來。這一天她可是並不比美髯男子過得舒坦,心裏為他默默祈禱了上千上萬遍。對在這世間孤苦無依的她來說,他已經是她的全部了。
“回來了!”
孟茹雀躍著去迎接美髯男子。對她來說,現在城外的戰況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隻要他能安好的回來就好。給美髯男子倒了一杯茶水之後,她問道:“城外的戰況如何,你有沒有上陣與唐軍搏殺?”
美髯男子道:“唐軍慘敗,幾乎全軍覆沒!”
“啊!怎麼會這樣呢?大唐軍隊如此不堪一擊麼?”
“一言難盡,總之是敗了,敗得一塌糊塗!這次唐軍失利不僅是戰事上失利了,因為很多老百姓本來對大唐寄托著厚望的!下次卷土重來又不知什麼時候了!”美髯男子歎道,然後開始解鎧甲,孟茹也急忙上來幫忙。
“那你以後如何打算?”孟茹看著美髯男子道。
“不知道,還是按原來的計劃行事。”
“可現在的長安城被安祿山看管得很嚴,而且都是他的人!!”孟茹憂心忡忡地道。
“所以說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沒事的,一定能想到好的法子的!況且長安的老百姓都還是向著大唐的,日夜盼著大唐能打回來呢!有了民心定就能打敗安祿山的!而且我相信安祿山的部將不可能都是誠心誠意跟他的,有的怕也是被逼無奈吧!”
孟茹不斷地寬慰他。開導人一向都是女人的長項,即使她自己也沒有底,甚至不了解任何具體的情況。
“說的也是,我們隻是需要一些時日等待時機而已。”
美髯男子也開始往好的方麵想。他與普通人一樣,其實很多道理自己都知曉,很多事情尤其是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也許比別人更加清楚,但就是需要別人來開導一番,以得到一些撫慰罷了。這是人的共性,似乎多一個人了解自己的痛楚,就能多得一份支持和一點諒解似的。
“再說大唐不是還有李光弼和郭子儀麼?有他們在,遲早有一天能收複長安的!”
孟茹滿懷信心,說得連自己都堅信起來,似乎她跟李、郭兩位將軍很熟似的;也好像她已經得到消息,他們明天就要來收複長安。
“沒想到你知道這麼多,連李光弼將軍和郭子儀將軍你都知道,看來我小瞧你了!”美髯男子驚喜道。
“哎!大唐誰不知道武有李光弼和郭子儀,文有李太白啊!”孟茹得意洋洋地道。
本來美髯男子的心情已經開始開朗起來,但聽孟茹這麼一說,又感慨起來。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了太白兄了!現在四處戰亂,也不知道他怎麼樣了!”
“沒事的,大詩人吉人自有天相,老天爺會保佑他的!”孟茹現在已經是得心應手了,隻要一看他心情鬱悶就趕緊安慰他。
“那倒也是!當年我和他雖然隻有幾麵之緣,他的才華和遺世而立的氣質都是讓我由衷的欽佩的!”
美髯男子似乎回到了幾年前的的長安,那個自稱“臣是酒中仙”的人就飄逸地站在自己麵前。
“原來公子當年還和李大詩人有交情啊!”孟茹羨慕地道。
美髯男子並無醋意,對李太白的欣賞欽佩的人實在太多了,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
“說來慚愧,當年我還是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大詩人自然不屑與我等深交,隻是在一些場合謀過幾回麵而已。他張口吐納都是才氣,我自然是想和他結交的。隻可惜自己才疏學淺,不能與大詩人飲酒酬唱!”
美髯男子雖有些遺憾。不過他想,不能與這樣一位橫空出世的天才交上朋友固然是憾事,但他能夠謀上幾麵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
孟茹聽他這麼一說,噗嗤地笑出聲來。在認識他以來,他是這麼地自信和自傲,沒想到遇上一個李太白竟感到自卑,但又不能直說,遂道:“沒想到你當年還是一個紈絝子弟,更沒有想到李大詩人這麼傲氣,連你都不放在眼裏!”
美髯男子道:“他不是這樣子話,怕我對他的敬佩之情也不至如此吧!當然,他不光對我們這些人,即使如皇上和貴妃,他也是不放在眼裏的。他的傲氣和才氣都是舉世無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