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關於銀行的問題跟宋煒臣相處一天多,唐漢對這個清末民初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有些敬佩了,跟宋煒臣談話,是很愉快的一件事,無論是社會、人文、經濟、時局方麵,宋煒臣都有很深刻的理解,讓唐漢學習到不少東西。
這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宋煒臣看得很清楚,現在正是追趕世界潮流的好時機,國內跟西方諸國不存在技術代差,差的隻是對市場的把握,基礎技術理論的薄弱,經濟環境的不盡如人意,對工商業的不重視。
過去是沒有條件,現在有張之洞大人的強力支持,兩湖地區民族企業的生存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最困難的是現在融資,國內各地方洋務運動蜂擁而起,作為中國較發達的工商業城市,武漢三鎮的資金特別緊張,民營的錢莊、票號、銀行資金有限,且跨地區流動極為不便。外資大銀行貸款條件非常苛刻,利率又高,嚴重製約了民資的發展,這才是眼下最大的問題。張之洞大人也為此深感頭痛,但毫無辦法。
唐漢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道:“宋先生,我們為何不成立一家自己的銀行呢?”
宋煒臣搖了搖頭:“維民啊,辦銀行固然是好,可牽扯的事情太多,不說別的,光資本金一項就很困難,辦一家中小型的銀行至少得上百萬兩的資本金,不瞞你說,漢口身價數百萬的豪商雖多,但手頭的流動資金能有十萬以上的都不多,大多數的資金都投進了實業。若投資一家資本金隻有五百萬的銀行,不到十天,保證給貸得分文不剩。”
“資本金貸光了,為何不吸納散戶手上的資金放貸呢?”唐漢對這個說法表示非常懷疑疑惑,銀行不都是靠著吸納民間遊資放貸的嗎?
“維民啊,雖然是這麼個說法,但中國跟歐美不能比,中國民間的遊資雖多,但基本上都被那些地主、鄉紳、滿清貴族掌控在手中,他們才不會拿出來放銀行裏呢?”宋煒臣道。
唐漢明白了,中國人自古以來有隻相信真金白銀,指望他們將真金白銀送到銀行,換取一張輕飄飄的銀票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這個時代在銀行存款不僅不付利息,反而要收保管費。其實清末時期民間金銀儲量相當多,可是數千年以來形成的傳統,民間窖藏金銀非常普遍,存在錢莊、票號、銀行的隻是極少數。
“宋先生,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籌辦一家銀行,主要麵對華商放貸,但人微言輕,此事恐難辦成,宋先生若有意的話,我想請宋先生登高一呼,國內巨商必然群起響應。”唐漢誠懇的道。
“你有這個想法?”宋煒臣眼中閃過一陣精光,但片刻又黯淡下去了,考慮了一下道:“維民啊,辦銀行當然非常好,既有利大家發展,還能賺取高額利潤。但這事比較難辦,本人就在廈門創辦了一家信用銀行,效益很不理想,才短短幾個月,現已麵臨無款可貸的窘境。”
“宋先生,這僅僅是我的一個想法,現在不急著開始,辦銀行就必須往大了辦,且前期要周密布置、慢慢籌劃,號召全國有識之士一起來*辦這個事,不能僅僅局限於漢口、武昌、漢陽等兩湖地區,要麵向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甚至海外的華人募股,爭取辦成與彙豐、東方彙理銀行一樣的大型銀行。什麼時候條件成熟了什麼時候開始,不必急於一時。”唐大富翁現在是手上有糧,心中不慌,在現在這個年代,世界首富都不一定比他更有錢吧。
想想看,一億英鎊、一億美元、一億兩白銀、一千噸黃金,這是個什麼概念,現在想起來,劉民這個混蛋還真是自己的福星。
宋煒臣緊皺的眉頭慢慢打開了,是啊,辦銀行怎麼能局限於一地呢,就得往大了辦,真要辦成了如同彙豐、東方彙理那樣的銀行,自己這輩子才算是圓滿了啊,當下笑道:“後生可畏啊,不愧是在花旗國長大的,就是有魄力,維民,你覺得辦這樣的銀行得募集資本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