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裝備精良的騎兵突然從山腳衝出襲擊了匈奴人,而且原本一直表現懦弱的拜占庭士兵,在斯塔爾隊長的帶領下也突然爆起,對身旁是匈奴人發起瘋狂的進攻。
這支突然出現的拜占庭軍隊,是拜占庭貴族查爾斯領導的護國義勇軍。
雖然也是帝國的正規軍,但是卻不受拜占庭皇帝的控製,它更像是查爾斯發起的民兵組織。
但是這些民兵都是忠誠於拜占庭的狂熱青年,在這個時代還有閑情逸致用來愛國的,自然都是一些中小貴族子弟。
所以護國義勇軍的裝備是極其優良的,一些士兵甚至攜帶了數個魔法卷軸。
良好的裝備以及嚴格的貴族訓練,使得這支護國義勇軍的戰力極強。
可惜的是愛國者畢竟是少數,更何況是貴族了。所以護國義勇軍的人數一直都不多,最鼎盛時也不過幾百人罷了。
這些熱血的愛國者是不能接受偉大的羅馬帝國向蠻族妥協的,於是在查爾斯的領導下發動了這次襲擊。
而一路上早已經對匈奴人恨之入骨的斯塔爾將軍,在秘密會見過查爾斯後便同意配合他發動襲擊。
斯塔爾將軍之所以要公主委曲求全,就是為這次襲擊找一個借口,如果公主在到達匈奴領地之前就被烏維王子侵犯。
斯塔爾將軍和查爾斯就可以以保護公主為理由屠殺匈奴人,將烏維永遠留在拜占庭,讓在這些蠻族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
本來這裏的地形並不適合伏擊戰,但匈奴人在人數上就沒有拜占庭的士兵多,接親的隊伍多是步兵騎兵隻是少數,隊伍中又沒有祭祀所以麵對憤怒的拜占庭人,匈奴人很快就被殺的死傷殆盡。
這些匈奴人似乎個個是天生的騎兵,他們常年像膠粘在馬背上一樣,酷愛騎馬打仗。
但在阿提拉當政時期,匈奴人已經變成了一個定居的民族,而不再是早先的牧馬人了。
大匈牙利平原不可能象黑海北部的大草原那樣,有足夠的空間供他們放牧馬群。
因而阿提拉不得不發展步兵團,來補充比過去規模小得多的騎兵力量。
實際上在阿提拉的時代,匈奴人的軍隊在形式上已經和當時歐洲其他蠻族相差無幾了,都是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
不同的是他的軍事力量極為龐大,因為阿提拉擁有其他蠻族不具有的兵種魔法師。
魔法師的存在讓匈奴人能夠在實施包圍,和攻城等大型軍事行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他的蠻族軍隊則望塵莫及。
終於趕上和親隊伍的布萊恩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布萊恩並不喜歡匈奴人。
當然這些蠻族裏是不包括法蘭克的,布萊恩是不會認同自己蠻族身份的。
雖然在絕大部分羅馬人的眼中,法蘭克人和匈奴人一樣都是未開化的蠻族,但是匈奴人卻是法蘭克人的宿敵。布萊恩之所以仇恨匈奴人,還是因為百多年前的一段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