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和別的大學一樣,大家報道完分配班級,教導主任班主任介紹了清華的曆史,並對大家寄予眾望。
下午,星河就和王小海出了校園,準備開始職業家教生涯。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往往是骨幹的,這裏是京城,不是蘭州。所有蘭州的那一套在這裏都不適用。星河和王小海走了很多的家教中心,兩人一沒有教師資格證,二又暫時沒有學生證,哪個家教中心都不收取,所以一個下午基本沒有收獲。
聽大家說中關村附近有一些高科技企業招聘兼職人員,允許大學生兼職創業,星河就和王小海就準備去看看。
大多數人記憶中的2008年,除了金融危機和奧運會,還有就是年初的那場大雪。正是這場雪,把京東上海的倉庫也壓壞了。
徐新拉著急需融資的劉強東,到處給他介紹投資人,隻是客觀經濟環境實在是太糟糕。華爾街不行了,恐懼在整個創投界蔓延。幾個與京東談得好好的投資人,在聽說美國雷曼兄弟破產後,轉眼間都避得遠遠的。
京東的估值跳水式下降,和投資人談融資,價格從2億美元降到1.5億美元、1.2億美元、1億美元、8000萬美元、6500萬美元、4500萬美元……最後降到3000萬美元。徐新打電話給劉強東,說價格雖然不好,但京東得要這筆錢。劉強東直接拒絕了。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他最煎熬的日子:投資人都不肯出錢,物流還在虧損,資金也沒有到位,京東要活過春節都很艱難。有次,京東的副總裁王笑鬆拿著付款單找陳生強(現京東金融集團ceo),因為供應商說京東再不付款就不給貨。陳生強也很無奈:“明天要給員工發工資了,這錢付出去之後,工資就發不出來了。”
不得已之下,劉強東向今日資本申請過橋貸款,每年的利息是20%。時間就是金錢,劉強東開始拚命見投資機構,有時一天見兩三家,有時一天五六家,拜訪了四十多家,還是沒人看上京東。每個投資人都問他:京東怎麼賺錢?你的模式跟淘寶相比有什麼優勢?成本跟國美、蘇寧相比,優勢又在哪裏?還夾雜著毛利率過低,運營效率太差等批判。
今日資本給京東做了四五次的過橋貸款,年底就是還款日。劉強東在麵對員工時,總是熱血沸騰地說:“錢馬上要來了!”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他因為害怕員工知道真相之後失去信心,一個人躲在咖啡店裏喝悶酒解壓。
“從98年創業開始到現在,京東已經有二三百名兄弟了,很多跟了我快十年,別人挖都不走。十年後,他們離開時卻可能一無所有,連房子都沒有,車也沒有。而且當他再出去找工作,別人會說他是來自倒閉的京東商城,找工作都很難。一個成功企業的員工離職找新工作很容易,但作為一個失敗或者倒閉的企業的員工,找工作是很難的,因為是敗兵。我的痛苦真的是難以言喻,骨子充滿了恐懼感,還有那種對兄弟們的愧疚、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