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瑩瑩在9月就要上幼兒園了,瑩瑩媽媽一直在努力培養她好的生活習慣。瑩瑩其他習慣都很好,就是一直以來不肯刷牙。剛開始的時候教她,她偶爾會刷幾次,大多數的時間都不肯刷,現在小牙齒都是黃黃的,瑩瑩媽媽擔心孩子的牙齒會長不好,就要求瑩瑩每天都要刷牙。瑩瑩不滿地問:“為什麼每天都要刷牙?”
“常見的回答”
“不刷牙就讓蛀牙把你的牙全吃掉!”
“專家分析”
孩子不肯刷牙,是夠家長煩心的事情了。孩子為什麼不肯刷牙?有的是孩子不習慣牙膏的味道;有的是孩子不喜歡牙刷,或者牙刷不適合孩子;有的是覺得刷牙會惡心……不管什麼原因,都要讓孩子養成正確的衛生習慣,讓孩子遠離蛀牙。
常見的回答會讓孩子很害怕。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發現牙還沒有被吃掉,就會懷疑家長的話,認為家長在騙他。
“消極的回答”
“你不刷牙可以,我把你的牙全弄下來!”
“你要是不刷牙,警察就要來啦!你聽,警察在敲門啦!”
“合理的回答”
“我們每天吃東西,牙齒裏會殘留一些食物,這樣會引來蛀牙。我們把牙刷幹淨,就不會有蛀牙了。”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我們是不是每天都會吃飯呢?吃過飯牙縫裏就會有食物殘留。如果不刷牙,引來很對蛀蟲怎麼辦?要不要刷牙呢?”
快樂導向型-“吃過飯後,牙齒縫裏會有小東西,就會長蛀蟲。我們來把小東西刷掉好不好?媽媽今天給你買了好用的新牙膏!”
溫情傳遞型-“不刷胖胖齒就會長蛀牙!我們來聽一首歌,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刷牙的,我們來跟著學!”
“溫馨提示”
許多孩子認為,刷牙是爸爸媽媽要求的,不是自己願意刷的。而且不刷牙一點也不影響吃東西。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向孩子說明刷牙的好處,給孩子形象地講清楚刷牙的目的是保護牙齒健康,預防蟲牙及其他牙病,如果不刷牙有了齲齒會有什麼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