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田田每天都會跟媽媽出去散步。在街道拐角,媽媽帶著田田經過斑馬線時,田田很好奇地看著地麵上醒目的白線。過了一會兒,田田問:“媽媽,剛才馬路上畫的白線是幹什麼的。”田田媽媽告訴他,這是斑馬線,行人過馬路的時候必須走斑馬線。田田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大家要走斑馬線呢?”
“常見的回答”
“你知道要走斑馬線就行了,怎麼那麼多問題!”
“專家分析”
城市街道的人行橫道上有一條條的白線,又叫斑馬線。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隻能走人行橫道,於是倫敦街頭出現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看上去這些橫線就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司機駕駛汽車看到這條條白線時,會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讓行人安全通過。斑馬線至今在街道上仍然隨處可見。設置斑馬線是為了保護道路上的弱勢群體-行人和非機動車,減少事故。所以,斑馬線又被稱為“生命線”。
斑馬線是行人的生命線,尤其要讓孩子記住,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
“消極的回答”
“你問了太多問題啦!再問我就不搭理你了。”
“我們是去玩的,玩比問這種無聊的問題重要多了。”
“合理的回答”
“斑馬線是專門給行人設置的路段,行人走斑馬線,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呀。所以大家都要走斑馬線。”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要是我們不走斑馬線會怎麼樣呢?你看,沒有斑馬線的地方,汽車是不是都不減速的?到了斑馬線,汽車會小心地開,這樣走在斑馬線上的行人就很安全對不對?”
動手實踐型-“寶貝兒,斑馬線能保障我們的安全。如果不走斑馬線就會發生危險,我們回家用汽車模型做個試驗好不好?”
嚴肅堅定型-“寶貝兒,你這個問題很重要!斑馬線能保障我們的安全,所以大家都要走斑馬線,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哦!”
“溫馨提示”
家長可以用兒歌強化孩子的記憶。比如:“交通法規是個寶,自覺遵守要記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起步準備好。先看左,再看右,安全保證很重要。行人要走斑馬線,一切行動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