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0章 魚為什麼要被人吃掉(1 / 1)

“情景再現”

飛飛媽媽帶飛飛去菜市場買菜。他們走到魚攤前,買了一些魚肉。看著魚池裏各種各樣的魚,飛飛突然問:“媽媽,魚為什麼要被人吃掉呢?”飛飛媽告訴他,魚長大就是為了給人吃的。等到回家之後,看媽媽在洗魚,飛飛又問:“媽媽,魚為什麼要被人吃掉呢?”

“常見的回答”

“魚就是給人吃的嘛!”

“專家分析”

魚肉味道鮮美,不論是食肉還是做湯,都清鮮可口,引人食欲,是人們日常飲食中比較喜愛的食物。魚類種類繁多,大體上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兩大類。但不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隻不過是各種營養成分的多少而已。魚肉營養價值極高,經研究發現,兒童經常食用魚類,其生長發育比較快,智力的發展也比較好,而且經常食用魚類,人的身體比較健壯,壽命也比較長。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維生素A,以及鐵、鈣、磷和豐富的完全蛋白質,無機鹽等含量也比較高。

另外,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鬆散,水分含量比較多,因此,肉質比較鮮嫩,與禽畜肉相比,吃起來更覺軟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可以看出,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魚肉能給人提供豐富的營養,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消極的回答”

“不聽話的就會被殺了吃掉,魚不聽話就被殺了吃掉了。”

“魚長大了不去上幼兒園,就被殺掉了!”

“合理的回答”

“是呀,魚為什麼要被人吃掉呢?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魚肉是不是很有營養呢?人們吃魚肉是不是為了長高長壯呢?”

快樂承諾型-“魚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最重要的是,魚喜歡幫助人,願意用自己的肉讓人強壯起來!”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如果魚不給人吃掉,那它長大後去做什麼呢?”

“溫馨提示”

孩子感情很細膩、很聰明,求知欲也很強,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是因為他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不耐煩,即使孩子每天都問一遍同樣的問題,也要耐心且溫柔地告訴他,要不厭其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