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梅妻鶴子(1 / 1)

梅妻鶴子

文史哲

作者:一文

林逋,是被許多讀書人推崇的一名高潔之士。林逋出生時,正值五代十國、天下大亂。當時,中原地區的景象是赤地千裏,餓殍遍野。亂世之際,權在軍閥,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長官是從哪裏派來的,一個個都凶神惡煞。許多讀書人,不是遁入空門,就是隱藏山林。

林逋生性恬淡曠達,無意於功名富貴。對於家境的清貧苦寒,始終不以為意,泰然自若。麵對江河日下的世風,麵對黑暗不堪的官場,他更是無心為宦。早年間,他便在江淮一帶浪跡,後來回到杭州,見西湖的孤山四麵環水,幽靜安謐,竹篁森森,鳳尾嫋嫋,便搭起一間茅屋,隱居下來。

林逋既厭惡塵世的喧囂,也反感汙穢的物欲橫流,寧可在青山綠水之間與鶴為伴、與鹿為友,也不願意破壞內心的一片寧靜。西湖溫柔秀美的山光水色,正好滿足了林逋的需求。他常常獨自一人飲酒賦詩,潑墨作畫。這種身出紅塵、笑傲王侯的生活,林逋一過就是二十年,一次都沒有走出孤山進入杭州。要知道,當時的杭州是江南繁華錦繡之地,“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參差十萬人家”之譽。

對於隱居的林逋,業已建立的宋朝早有所聞。宋真宗曾親自派人賞賜林逋金銀玉帛,並且命令江浙官員每年春節登門慰問,目的就是感召他出山為朝廷效力。然而,林逋始終不為所動。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踏雪賞梅,是林逋最感快樂的事情。孤山的梅林,由他親手栽種,不知是偶合還是象征,正好360株,應了象天之數。寒梅傲雪、良辰美景,林逋或踏月夜遊或邀友吟詩,那浮動飄逸的清香,那疏影掛月的搖曳仙姿,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每逢此時,林逋便詩情大發,妙語華章源源而至。他隨寫隨扔,友人看著與梅同舞的素箋隨風飄散,十分惋惜,對他說:“詩是風雅之物,應當保存起來,留傳後世,輕易拋棄,豈不可惜?”林逋不以為然,回答道:“寫詩是為了自我陶醉,我隱居山林,決心做一方外之人,如若心存以詩文博取俗名的念頭,豈不有違我的初衷?”

林逋特別喜愛動物,養了兩隻白鶴和一隻小鹿。鶴鹿與他共同生活時日一久,漸漸有了靈性。當林逋泛舟西湖、留戀寺院、三五日不歸而有客人拜訪之時,白鶴就會飛入空中,在雲間發出獨特的鳴叫。林逋聞之,便立即打點行裝,啟程返回。

林逋一生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孫後代。他自詡“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其清雅脫俗真如仙人。梅林真是他的鍾愛之物,不僅潔其心誌,更讓他衣食無虞。林逋把出售梅子的錢一樹一包,剛好360包。每天,他隨手探取一包,不拘幾錢,灑脫逍遙。

歲近晚年,林逋在茅屋附近為自己修了一座墳。臨終之際,他將“鶴子”撫弄一回,說:“我將去也,從今以後,東西南北,任你飛吧。”隨後,他踱到“梅妻”身旁,說:“二十年來,我們朝夕相伴,以後你們好自為之吧。”林逋死後,白鶴繞其墳墓悲鳴三天三夜而死,梅林二度重開。

終其一生,林逋雖未為國家建尺寸之功,但他身處亂世潔身自愛、不改其誌的情操仍為後人稱道。

責任編輯:葉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