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學校的路上,楊晨總覺得這一切有些不可思議,自己莫名其妙的就穿越到十年前的自己身上,而自己居然獲得了那個時刻自己的所有記憶和能力,這點也保證了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並沒有因此而讓人覺得有了一種重塑的感覺,也保證了自己在學習上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當然,後世的他的記憶還是占主導部分。
而且還莫名其妙獲得一個什麼靈魂王的係統,居然還能透視女孩子的衣服看到潔白的胴體。
想一想,楊晨就覺得很刺激,他很想拿班上這些青春靚麗的女同學來做實驗,但想想還是算了,自己不能太不厚道了。
不久,楊晨又睡著了,在睡夢中,他看到了楊夕的笑容,然後是她痛苦的離別,楊晨暗自發誓,自己這輩子一定要好好珍惜那獲得重生的愛情。
母校在一個偏遠的山溝裏,挨著一個鎮,興塘鎮,所以,母校的全稱是普安市興塘中學。
因為曾經在全縣排第八名,所以大家習慣叫她八中校。
在一點鍾之前,大家回到學校,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的同學已經吃過午飯,正在教室裏上自習了,學校方麵也給食堂打了招呼,給高三的學生把午飯準備好,回來就隨時吃午飯,下午直接投入緊張的學習之中。
“學校現在還為大家準備好了午飯,大家抓緊時間吃飯,下午準時上課,不得遲到!”班主任王冰給大家下了死命令,大家經曆了舟車勞頓,居然一點休息時間都不給。楊晨不得不為高中生活的艱辛表示感慨。
幸好自己穿越到了五月份的高三,要是自己穿越到高一,還真不知道這三年又將怎麼度過。
2000年的八中校食堂沒有桌椅板凳,沒有餐具,學生隻是拿著自己的飯盒到食堂打飯,然後回到自己的宿舍就餐,條件其實是極其艱苦的。而且,很多同學都是自己帶米到學校,學校的鍋爐房負責給學生蒸飯。
高一,高二,楊晨也是這麼過來的,不過到了高三,因為學習實在太過緊張,楊晨就沒有自己帶米麵,而是在食堂打飯吃了,這樣不但可以節省一些時間,也讓自己少些無謂的勞動,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基本上,楊晨當初的生活是三點一線之間,宿舍,食堂,教室,普州市第八中學並不大,這三點一線,用在路途上的時間最多不超過十分鍾。
楊晨就在這樣的十分鍾裏走過了三個年頭。
當中巴車拉著他們停在學校門口的時候,楊晨才覺得這個夢是那麼的真實。這是多麼熟悉的場景,樹立著的三根水泥柱上貼著白色的瓷磚,一根柱子上寫著:西江省普州市興塘中學。
另一根柱子上貼著幾張鎏金的牌子,當然,這跟那些市裏麵的中學不一樣,什麼國家級重點中學,中學教育示範基地啊等等是沒有的,最大含金量的是一塊寫著江內市示範中學的牌子,這塊牌子還是楊晨他們高二到高三一個暑假努力換來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地區重點中學”,連個屁都不算的重點。
九九年八中校建校40周年,一個暑假楊晨他們都在補習,然後就是排練節目。然後換來了上級領導對學校的肯定,給了個別的學校當垃圾的市重點中學的牌子。
走進校門是一個並不算標準的跑道,跑道內並不是足球場,而是分隔成幾個籃球場,跑道上麵鋪的也不是塑膠,而是碳渣,這就是十年前的興塘中學。十年後的興塘中學,終於有了一個標準的足球場,足球場外麵是標準的四百米塑膠跑道,而這一切跟楊晨高中畢業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跑道的正麵對,也既是正對著校門,是學校的主教學樓,共五層,每層可供六個班級上課。
作為高完中,興塘中學擁有初中部,每個年級兩個班,高中部,高三五個班,高二七個班,高一九個班。
他們說,八十年代中期是一個生育高峰期,所以,楊晨他們以後,學齡人越來越多,楊晨清楚的記得,他剛進高中的時候,高三畢業班隻有三個班級,高二隻有四個班級。
楊晨看著這些熟悉的場景有些發呆,十年前的生活曆曆在目,雖然學習幸苦,但是那樣的無憂無慮。和一幫人打打鬧鬧,日子畢竟過的緩慢而充實。
“楊晨,發什麼呆啊,好像看到多年前的景象一樣!走,回宿舍拿飯盒,吃飯,中午還是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