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和孩子談話的內容是什麼,一定要設法讓你的目光充滿愛意。有人說,愛的目光是孩子成長的營養源。哪怕隻是兩歲的孩子,隻要他感受到了大人的誠意,就能很快明白道理並控製自己的行為。
因此,父母和孩子說話時,在注意傾聽孩子說話內容的同時,別忘了投去鼓勵和尊重的目光,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如果你的目光是專注而真誠的,自然會引起孩子的好感。這樣一來,孩子無論有什麼話都願意向你訴說,而且也會欣然接受你的建議。
總之,與別人談話時保持目光交流,不僅是出於禮貌以及保證交流順暢的需要,而且是要從對方的眼神裏獲得談話內容之外的更多信息。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今後孩子也會在與人交流時做到專注地傾聽,當然也就會認真傾聽父母的話。
愛心指導讀懂孩子的目光語言
1孩子雙目凝視,緊緊盯著一樣東西,這時孩子可能在聚精會神地思考,父母不要輕易打擾他。
2孩子眼睛發亮,出現興奮的光芒,說明孩子想明白了什麼事情,此時父母應予以誇獎,並進行適當的講解。
3孩子怒目而視,說明孩子認為父母處理某事不公平,他很不滿意。此時,父母應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而不應一味壓製。
4孩子目光遲鈍,左顧右盼,是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此時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鼓勵他做出決定。
5孩子眼睛躲閃著,不敢和家長的目光相對,往往說明孩子做了錯事。這時家長可以先等一等,看孩子能不能主動認錯;假如孩子不認錯,可追逐著孩子的目光,用微笑和探詢的目光鼓勵孩子認錯。當孩子認錯以後,要肯定他的勇氣,並用“愛的目光”告訴他:父母依然愛他。
多給孩子一些微笑
微笑是一種無聲而有效的溝通方式,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麵部表情是一個人內在態度的表現。一般來說,在與別人見麵交談時,首先就是看對方的麵部表情。麵部肌肉鬆弛,態度和藹,往往使人感覺比較容易親近;麵部肌肉緊繃,總板著麵孔,往往使人產生距離感,讓人很難接近。這就是微笑的力量。
人與人的交流離不開微笑,心與心的溝通也需要微笑,同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更需要微笑,在與孩子溝通時,微笑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教育家盧勤曾說過:“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麵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善於微笑的父母,總是會博得孩子們的喜歡,自然也就會讓孩子更聽話。
上學後第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來了,小智考了全班第一名。當老師和很多其他同學的家長來向小智“取經”的時候,小智說他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績,最感謝的是父母的微笑。那微笑似乎就在說:“孩子,你已經很用心,很努力了,考第幾也沒有關係。”因為有了父母的微笑,他才沒有了後顧之憂,正是父母一直以來的微笑,給予了他進取的動力。
孩子上學以來,小智的父母沒有像大多數家長一樣給孩子買複習資料,上輔導班以更好地幫孩子學習功課,而是有一套特殊的教子方法——微笑。爸爸很有見地,他認為,尊重孩子應該是第一位的,到了上學的年紀,孩子對於很多事情會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什麼事情都由父母說了算,應該讓小智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父母應該做的是孩子放學回家後,多給他些微笑。因為一個真誠的微笑,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安慰和肯定,它能驅散孩子整日學習的疲憊,遠比說“你先歇會兒再做功課”要好得多。此外,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安慰他不僅不會對他有什麼幫助,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很煩,從而破壞孩子的心情。最重要的是,當孩子主動來找父母時,父母就要陪他說說話,談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帶孩子出去逛逛走走,以讓他心情變得平靜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