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建村?建族?(1 / 2)

起先五家族長商量,由各族出麵讓縣令把事情了結。他們象征性的和如玉他們也說了說,想盡快解決了為好,如玉看到沒人有意見,不得以,還得說上兩句。

她覺得其他四大家族出麵不妥,這樣就是以大欺小,本來是有理的,最後也變沒理。雖然四家族也確實是想以大欺小的把事解決,他們也有這個能力,可是卻對呂村以後的發展不利。還有就是四個家族強勢的出麵,還不知道皇家會怎麼想。

所以如玉想讓呂村長領著村民正常告官就是,縣令是朝廷官員,走正麵途徑才是王道,這讓大家認為是李善人家以大欺小,沒有負麵影響拖累,就不會掃了皇家的臉,也不會讓皇家的那位大BOOS對五個家族有所猜忌。

大家聽如玉這麼說,挺有道理,又交換了些意見,幾位族長也都不是笨蛋,家族之間能低調解決問題,也不會大張旗鼓讓人輿論;要是沒辦法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會怕事,隻是會給後世子孫添不少麻煩而已。

確實可行,可也考慮到縣令的態度。如玉覺得頂好笑,想要最好的辦法,卻把一些事給忽略了。比如:

“九王爺出公差路過寶來附近,就想為朝廷看望呂村現今的狀況,又聞寶來李善人家三世善人牌匾,發生如此之事,特令其縣令追查,不得耽誤,有損朝廷威信。九王爺也會對聖上稟報此事。”如玉就好像自言自語一樣,還撇了一眼朱奇義。換來了朱奇義左眉一抖。

朱奇義是當今皇上第九個兒子,現今二十有二,已封為南嶺王,私下還是會有人稱之為九王爺。京城的水家到呂村見到朱奇義,道出了他的身份,他母妃是水家女兒。

其他在場的人不好說什麼,隻有水家族長水文豪,也是朱奇義母妃的大哥,他的大舅說可行。水族長都這麼說,大家也都鬆了口氣,家族這間關係雖好,可是有些事不是其他家族人能說能管的。

水族長當場發話,朱奇義也沒有意見,點著頭看向如玉,不知道是她聰明,還是知道了些什麼,越久越能發現更多的不一樣。

第二天,呂村長領著一些村民到寶來縣令衙門告李善人,強搶祖傳先人指骨。通過朱奇義插的一腳,縣令不得不開堂。李善人家雖有皇家發的善人牌匾,可是皇家的九王爺在,也不敢拿著牌匾壓人。

不得以之下,李善人找縣令做中間人,想要和呂村長私了。九王爺表態,如兩家都同意,他不會幹預,回報皇上說是場誤會。呂村長再三考慮後,要求李善人不能再以各種理由再打呂村的注意,他才會同意私了,要不然這官司就打到底,打到皇上那裏去。

李善人在呂村長強硬的態度下,又不能發作,隻能在第二天還回指骨,還對呂村造成的損失做出賠償,此事也算暫時過了。

過了三天,消息傳回呂村,李善人的兒子掛掉了,本來也是為了給兒子續命才搶呂村長家的先人指骨。事情傳出以後,不少人說這是報應,老子搶人家祖先的遺物,兒子禍害人家清白性命,兩個字——活該。至此沒人再稱他一聲善人。

五家族的人把李善人家破事拋到腦後。這幾天的時間裏,離呂村最近的秦家,之前要運過來的物資也已經到達。

不止呂村的人熱火朝天,就連其他四族帶來的人,也一樣熱鬧的把物資都搬入村子。這麼一來問題又出現了。五個族長剛好兩人覺得在村子裏重建就好,兩人覺得在原來的項陽鎮上重建,才是重建族門,一人中立,是沒有想好的呂村長。

呂村長從懂事起,就想著要重新建起家族門庭,現在終於可以沒有任何負麵拖累了,也有想過要怎麼樣怎麼樣建起族門,可是真的要開始建的時候,卻不知道要怎麼樣下手。

如玉幾個小輩來到客廳時,就看到五位族長在說著自己想法意見,小輩的人不好說話,隻好坐下喝喝茶,聽著族長們說的話,還不時的小聲議論,不過議論的也隻有如玉和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