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中,天子在寢宮中大發雷霆,卻沒有人知道是因為什麼。隻是,不斷有官員出入,手中捧著一道道聖旨,滿臉大汗的向宮外趕去。
紫王私自離京,皇帝派人在關卡攔截。
隻是傳入百姓耳朵的卻是:紫王妃乃是妖女所化,蠱惑紫王並且挾持紫王,現在整個京都都在尋找紫王。
不過雖然對外稱紫王妃是妖,夜府卻沒有收到絲毫牽連,不說夜將軍戰功赫赫,手握兵權,朝中各大重臣與夜家皆有姻親關係,如此顯赫家族,確實無人可撼動。
不過雖然皇室對外宣稱的是如此,民間卻依然流傳出了各種對此事的猜測。
有人言,紫王的母親便是死在宮闈鬥爭之中的,紫王自是厭惡宮廷,不然也不可能到雲巔修行;有人卻言,紫王夫婦伉儷情深,皇帝想讓紫王迎娶西方女皇,以便做到真正的統一天下;更有人言,紫王妃是那天上的仙女,他們此去是為了逃避天上的追緝,見過紫王妃的人都知道,那才叫一個傾國傾城呢?雖然也有人反問,那西方女皇不也是美若天仙嗎?但這並不影響百姓們的各種想象力的發揮。
百姓在皇城外對此事津津樂道,宮廷內的人卻是各個臉色陰沉。
朝鳳殿內,太後與天子的一幹妃子聚在一起,正討論著紫王離京的利弊。
一妖嬈的宮妃離太後最近,於是乘機說道“紫王此去,實是有違皇道,帝未宣而自行出京,是抗旨!此大逆不道之人,不應容於皇室。”
太後輕輕瞟了一眼這個宮妃,眼裏的威嚴讓宮妃噤聲,怯怯地又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這時另一個長相秀雅的妃子站了起來“太後”她先福了福身,然後才繼續說著“紫王攜妃而走,說明他並無追逐皇位之心,若為我皇室著想,不如讓皇上補發一紙詔書,向百姓宣稱是派遣紫王而走。”
太後的神情微動,黑色的眼珠中深思重重,卻又輕輕點頭,表示此法可取。
秀雅女子剛坐,另一年紀稍大的女子又站了起來。
由眾人看她的眼神中的些許尊敬,可以看出這位女子看起來是早些年就跟在皇帝身邊的人。
女子的眼神分外輕柔,隻是在眼底深處可以看出絲絲狠戾。
“太後,妾身以為,天子對紫王太過關心,必不肯讓此事輕易了結,言姬對天子的影響,如今依舊。”女子的聲音略帶陰沉,話中的意思隱晦不明,但是她知道心思多如太後,怎麼會不了解她要說的話?
女子坐了下去後,朝鳳殿一時寂靜。
太後此時閉上了眼睛,狀似入睡,實際上,她的內心卻也波濤洶湧,若是讓皇帝的心再為這個孩子亂下去,當初言姬身亡又有什麼意義?
可是,言姬為皇朝做了這麼多,最終死於······已是對不起她,對不起她的孩子了,況且這個孩子出生時天地異象······即便與神靈無關,百姓方麵也難以交代!
突然太後聽到一串珍珠落地的聲音,靈感如芒,閃過腦海,太後睜開眼睛,看見先前的女子正彎腰撿珍珠,唇角微勾,低下頭時眼底卻劃過一絲防備。
珍珠,真真假假,又有誰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