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口述曆史節目:口述曆史和大眾傳媒的聯姻(2 / 3)

(2)大眾傳媒構築的新聞場是一個特殊的社會場域,代表“公共空間”。大眾傳媒顧名思義是“大眾的”傳媒,雖然嚴格意義上的大眾傳媒的傳播者是像電視台、報社等專業的媒介組織,但是大眾傳媒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它所構築的是一個社會公共領域。因此決定大眾傳媒必然是開放的、多元的、互動的,同時也決定了大眾傳媒的大眾性特征。在今天,網絡的迅速發展,受眾的主動性增強,主動對大眾傳媒進行反饋評估,同時還積極介入大眾傳媒,逐漸形成了用戶創造內容的模式。

3、口述曆史:大眾傳媒的富礦

現在許多優秀的口述曆史影像作品,都充分挖掘、利用了口述曆史和大眾傳媒尤其是電視媒體的共同特征,受到好評。電視新聞節目,特別是訪談類節目,和口述曆史的結合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第一,訪談類電視節目和口述史都擅長和主要依靠人物訪談。第二,目前口述史料的保存介質和傳播媒介除了錄音、抄本以外,越來越多地開始運用影像和網絡,這就為電視介入口述史提供了便利條件。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媒體認識到口述實錄也是一種新聞表述方式,開始運用口述實錄的方式來進行采訪。在尋找和挖掘題材方麵,許多媒體在訪談和記述中也更關注當事人在曆史條件下的生活細節,他們也認識到讓當事人自己“說話”是最有真實感也最有感染力,可以見微知著和以小見大,展現那一段曆史和那一代人。因為如此,他們的曆史敘述常常帶有豐富情感,這比曆史文獻呈現的曆史更生動、更鮮活,更容易感染人。口述實錄的新聞講述方式增強了報紙的可讀性和電視的收視率。老百姓喜歡這樣的形式,因為這種口述實錄的方式,以當事人口述的形式,讓人覺得更客觀、更真實、更可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媒體接觸口述曆史,也出現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節目。

4、大眾傳媒:口述曆史的助推器

崔永元的《我的抗戰》的出版讓中國媒體注意到口述曆史。現代口述曆史的傳播媒介較為多樣,除傳統文字媒介外,影視媒介也越來越多地介入口述曆史的傳播領域。網絡的互動性、全時性、個性化、網絡化等特點使其成為口述曆史的一個方便、快捷的傳播媒介。這使口述曆史突破以往的小眾傳播局限,成為大眾青睞的對象。③口述曆史進入大眾傳媒領域,成為具有二重屬性口述曆史節目。它既可以敘述曆史,同時也可以作為節目載體。這種跨界的性質為口述曆史類節目帶來了新的生長與發展空間。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多種媒介的整合與融合。近年來,口述曆史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這與口述曆史與多樣的傳播載體與方式有密切的關係。影視媒介對於口述曆史成果的廣泛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5、專業的隊伍,科學的方法

口述曆史工作者和大眾傳媒工作者都麵臨一個同樣的問題:真實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兩者的專業性,提高職業道德素養,用科學的方法逼近真實。

第一,要加強口述曆史和大眾傳媒專業隊伍建設。口述曆史和大眾傳媒工作者都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素養,來保證采訪和傳播工作的高質量完成。發展口述曆史和大眾傳媒的高等教育,加強學科建設,形成人才培養的課程體係,保證人才的整體素質。

第二,注重科學方法。口述曆史和大眾傳媒工作者要注重方法研究。要科學地製定選題策劃、信息采集流程等要素,正確處理好個體表述和曆史史實、新聞真實之間的關係。當遇到疑問或者和曆史、真實相悖的表述時,一定要細致查證,去偽存真。根據自己想要獲取的中心議題,對受訪者進行合理的引導,以便在既有的時間內獲得更完整、更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大眾媒體要用科學的方法,掌握新聞傳播規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客觀反映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