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反思(1 / 3)

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反思

傳媒e時代

作者:馬兵

【摘 要】新聞事業是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受一定時期的社會環境的影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又反作用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新聞行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它的輿論監督與引導作用,為社會發展服務,是每個時期我們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的內涵及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了拓展和深化輿論監督,提高輿論引導作用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輿論監督 輿論引導

一、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的內涵及意義

新聞輿論主要是通過新聞報道、新聞評論、群眾來信等形式的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的社會輿論。新聞輿論是由社會價值觀念和政治傾向支配的一種社會意識活動,通過新聞報道等新聞傳播形式對社會產生影響,推動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進步。

1、新聞輿論監督

新聞輿論監督是人民借助新聞輿論對社會、黨和政府以及其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的監督,是新聞工作者的權利,有利於增強新聞宣傳的權威性和戰鬥力。輿論監督工作實行的好壞對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重要的影響,新聞輿論監督必須要服務於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把握輿論監督的時效和時機,從而起到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揭露和遏製社會醜惡現象,促進社會文明與進步的作用。

2、新聞輿論引導

輿論質量的高低是決定新聞輿論工作成敗的關鍵因素,輿論質量的評價與鑒定不僅取決於輿論信息含量及傳播信息的真實性、實效性,還與受眾思想、觀念以及言行的受影響的力度和向度有關。國家政治、新聞輿論工作的社會功能和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都要求我們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使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的現狀

1、新聞輿論監督的現狀

自建國以來,我國的新聞輿論監督媒介主要是報紙、廣播、電視和雜誌等傳統的新聞媒介,國家對輿論監督相當重視,各大新聞媒體也各盡其責,發揮著輿論監督的作用,起到了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然而,進入21世紀之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傳媒界發生巨大變化。

互聯網成為了有史以來信息發布量最大、信息傳播速度最快、信息內容最新的傳播媒介,而且其強大的互動性功能使廣大普通民眾也能夠參與到輿論監督中來,人人都可以發布信息和參與討論,促進了話語權的平等,使輿論監督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是網絡媒介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一方麵是網絡信息的準確性無法核實,虛假信息過多,擾亂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麵是情緒性言論較多,偏激言論和人身攻擊的帖子屢屢出現,人群聚集造成非正常輿論暴力的出現。而且由於新興媒體的衝擊,傳統主流媒體輿論監督領頭羊的地位逐漸動搖。麵對這些問題的出現,我們要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優勢,深化和拓展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

2、新聞輿論引導的現狀

廣播電視媒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直發揮著輿論引導作用,其新聞輿論引導作用主要是通過時政新聞、都市報道、民生關注、法製節目等形式表現出來的。總體來看,我國的新聞輿論引導工作做得比較成功,一些名牌節目、雜誌、報刊等傳播的內容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發揮了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受到了公眾的普遍關注和認可。重大的新聞事件報道及時、導向正確,如對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聞報道、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的雪災事件報道等等。媒體深入一線挖掘真相,通過大量真實、生動、權威的報道有效地發揮了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但是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接收終端等新媒體的出現,社會語境的開放性、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傳播範圍的世界性、輿論環境的多樣性等變化使得新聞輿論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我們要對新環境進行分析研究,尋找多樣化的輿論形式,提高輿論引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