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行文化元素對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價值初探(1 / 3)

流行文化元素對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價值初探

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周馨驥

【摘 要】本文以“《最炫民族風》走紅國際”事件為切入點,從跨文化傳播的視角,分析其走紅的原因及它對國家形象塑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探析流行文化元素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的價值。

【關鍵詞】流行文化 文化傳播 國家形象 《最炫民族風》

一、相關研究與本文主題

在傳播學領域,學者大都從大眾媒介的視角探討國家形象的塑造。王朋進提出國家媒介形象的概念,認為國家媒介形象是別國民眾認識、評價一個國家的主要信息來源和參考依據,因此在國家形象塑造過程中,媒介形象居於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地位。①劉小燕認為傳播的過程就是在公眾心目中“投影”國家形象的過程,借助大眾傳媒構建與國家本體相互支撐的國家形象,已成為當今國際事務的重要環節,也成為各國外交製勝的有效策略。②這些研究看到了傳播媒介和傳播策略等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忽視了真正起內因作用的是傳播內容本身。

此外,還有學者從文化研究的視角,探討國家形象在文化層麵的建構。孫英春認為國家形象也應當是多層次的展現,而文化建構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亟待同步進行的戰略平衡行為。應從“傳統中國”、“現代中國”與“未來中國”三種形象的主動建構入手。③

傳統文化固然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和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文化層麵而言,國家形象包含了一個國家豐富的文明成果,因此,國家形象應當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結合體。當前,中國也在努力建構中國文化形象,“中國年”和孔子學院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兩大品牌,但是長期以來,在國家形象的定位和傳播方麵,我們始終將對外宣傳的重點放在曆史文化傳統的介紹與展示上,力求將中華文明中人無我有的部分呈現給世人。④孰不知,電影、電視、動漫的影像傳播以其直觀與想象的雙重優勢參與了國家想象共同體的建構。⑤

綜上所述,本文試圖從文化傳播的視角,以“《最炫民族風》走紅國際”為例,探析流行文化元素對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價值。

二、《最炫民族風》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

1、國家形象的內涵辨析

多元文化的交流是當今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下國家間增進友好交流的流行趨勢。“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是構成一切方麵相互理解的基礎。”⑥因此,文化形象不僅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國家間政治、經濟等其他方麵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礎。文化形象是一個國家曆史傳統、文化習俗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文化實力的集中體現,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風貌。國家形象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要想塑造一個清晰、明確的國家形象,傳播內容的定位必須放在第一位。曆史文化傳統固然是中國文化的金字招牌,但是正在邁向現代化的中國能夠向世人展示的不僅僅隻有古人的遺產,還有無數現代文明的精品,隻有包括了傳統與現代,國家形象才是完整的。

以日本為例,日本與中國共處東亞文化圈,二戰失敗後,百廢待興的日本不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迫切希望獲得世界各國的認同和好感,為此,日本采取的策略是打文化牌——對外推銷、灌輸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政治觀、價值觀和審美觀。日本有著豐富的傳統和現代文化資源,並且始終注意在塑造國家形象時對這一軟實力的運用。日本動漫中對人物外表、服飾以及房屋布置、餐具和食物等生活細節描述得事無巨細,將插花、茶道、歌伎等社會流行和文化生活展現得優雅迷人。對於處於完全不同文化體係的國家民眾,日本文化中內斂而雅致的特性通過這些細節化的渠道進入他們的文化認知心理,並從而逐漸積累成為對日本這個陌生國度的文化理解的全部。在這部分受眾心目中,日本文化迷人、精致,由於與本國文化迥然不同而充滿神秘和魅力。更有甚者,有部分不明所以的西方受眾認為日本文化是東方文明的最初起源和集大成者,卻不了解日本的許多文化資源來自於中國。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