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末代大師杯
關鍵詞:360°回味
已逝的ATP國際區總裁德拉維特先生在本屆大師杯開賽前接受本刊專訪時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師杯將不會回到上海,因為這是一項屬於全世界的賽事,它的足跡也應該遍布全球。”
很多人在欣賞本屆大師杯賽時,都帶著離別的愁緒。因為上海行將完成它的“大師杯”使命,這項充滿競爭、爭議、褒獎、曲折、恢弘、經典、綿延、影響力和包容度的國際性賽事,將緩緩踏上開往倫敦的渡船。
在全麵報道跌宕起伏的賽事之外,《網球天地》雜誌的記者兵分多路,走訪賽事最初的見證者、賽事直接參與者、網球及體育從業者、網球圈外圍人士、觀眾、球迷等,深刻探究了“網球”“大師杯”帶給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改變。從困苦到絢爛、從文化到經濟、從懷疑到驚訝、從聚攏到升華,從野路子到主人……5年間,上海大師杯從孕育、啟程、轉接、發展、壯大,直至終結。我們想告訴球迷們的是,網球賽絕不止是幾個球星之間互鬥的故事,它關乎流淌在一座城市間的激情、內涵、底蘊和關懷。
2009:大師賽落戶
關鍵詞:深度探究賽事商業效應
從喜力公開賽,到大師杯,再到ATP1000大師賽,上海在短短十年內,迅速成長為亞洲網壇的“大哥大”,與擁有WTA鑽石皇冠賽的中網一道,支撐起了華夏大地一南一北的兩種榮耀。
中國的球迷們或許沒有想到,有一天可以和如此多的頂尖大師們輕易的零距離接觸。ATP1000賽讓夢想成真,亞洲網壇名副其實的王者賽事,再也無出其右。
與大師杯賽放在年終舉辦不同,上海ATP1000大師賽的檔期放在了十月國慶之後,緊隨中網舉行。無論球員,還是媒體、球迷都在短短十來天的時間裏,實現了從胡同到弄堂的直線穿越。很多人在討論,中國的網球市場已經成熟到可以同時容納兩大國際職業網球賽事了嗎?
帶著兩大賽事是“和一盤棋”還是“分一杯羹”的疑問,《網球天地》記者獨家對話了大師賽和中網的負責人。他們給出的答案完全一致——中國正在快速發展的網球市場完全可以容納背靠背的兩大賽事,對於城市、品牌,甚至對於球迷,呈現的是多贏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