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我發現習慣真的很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3)(1 / 3)

在一期關於“兒童益智”類的電視節目上,主持人問:“氣球為什麼會飛上天空?”“小貓為什麼要洗臉”……有一個孩子回答:“氣球飛上天空是去找小鳥。”“小貓沒有抓住老鼠,非常傷心,哭花了臉,所以要洗臉。”本來孩子的答案很有創意,可是主持人卻說:“回答錯誤。”接著公布正確答案:“因為氣球裏裝的是氫氣,氫氣比空氣的密度小……”

如果單從讓孩子學習知識的角度來看,主持人的回答無可非議,但是孩子們的回答充滿了幻想和童真,我們就忍心打擊他的創造性思維嗎?那到底是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還是讓他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呢?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讓孩子學到知識,又能保護好他的想象力,激發他的創造性思維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答案

對於孩子有創意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直接說:“錯。”因為這樣會打擊孩子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相反,我們可以這樣說:“嗯,想法很有創意,不過再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想法。”以此激勵孩子更進一步地思考。當他再一次作出回答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他:“嗯,已經離標準答案很近了,再好好想一下。”總之,我們的回答一定要以激發孩子積極思考問題為出發點,不要輕易扼殺他的想象力。

同時,在給出標準答案之前,我們也要肯定孩子充滿想象力的回答,這樣才能既保護她的想象力,又讓他掌握一定的知識。

▲ 鼓勵孩子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孩子拓寬思維,讓他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不必搞“標準答案”。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做遊戲,用筆畫一個圓,問他“這是什麼”,其答案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我們和孩子可以一人說一個答案,以此發散孩子的思維,培養他的想象力。或者看到某一樣陌生的東西,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猜測這件東西是什麼,有哪些用途……

此外,在孩子做數學題的時候,會遇到“一題多解”的情況,我們也要鼓勵他嚐試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問題。

▲ 不斥責孩子的“胡說八道”

一個女孩和媽媽一起散步,指著路邊上被拋棄的長滿綠毛的胡蘿卜說:“媽媽,您看,胡蘿卜戴綠帽子了。”聽了女兒的話,媽媽大概覺得“戴綠帽子”不是什麼好詞,趕緊望了望周圍的人,然後凶巴巴地對女兒說:“什麼綠帽子,下次不許這麼說了啊!”女兒覺得很詫異,媽媽怎麼突然變臉了,但也沒有再說什麼。

把長了綠毛的胡蘿卜比作戴了綠色的帽子,是多麼有創意的想法。實際上,在孩子的內心中,並沒有好壞之分,他隻是把好奇的東西將熟知的事物聯係在了一起而已。但是我們卻總是帶著成人的評價和感情色彩看待孩子的比喻,在無意中就剝奪了他充分表達思想的機會。因此,在麵對孩子有創意的說法時,我們千萬不要斥責或者嘲笑他,以免折傷了他想象的翅膀。

39.媽媽,我發現了一種新的解題方法!--培養孩子的創新習慣

如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它需要具有創新性思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人才,也隻有這樣的創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孩子勇於創新、熱愛創造的精神,使他養成創新的習慣。

有一個上6年級的男孩,經常觀察別人修自行車,看著看著就看出了“問題”。他發現修自行車需要很多工具,一會兒換扳手,一會兒又換改錐,這樣換來換去很浪費時間。有時,找不到某一樣工具時,還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找。

於是,這個男孩萌生了一個想法:“為什麼不把工具整合到一起呢?”最後,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一把多功能修理自行車專用扳手就成功問世了。

從這個男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創新想法大多來源於生活,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實在值得我們鼓勵。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有這樣的思維習慣,有一些孩子思維不夠敏捷,思考問題總有局限性,喜歡鑽牛角尖,而這種思維方式就不利於他的創新習慣的培養,那麼是什麼限製住了孩子思維的發展呢?

有一些父母總是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得非常妥當,從來不用孩子自己去考慮,這種做法就很容易扼殺孩子的思考能力。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的確,如果凡事都被別人安排好了,或者總是墨守成規,按照固定的思路思考問題,相信學習的樂趣也會少很多。

因此,不管是從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還是為了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都要培養他獨立思考的習慣,盡量給他創造一個思考的空間。

▲ 允許孩子“恣意妄為”

在孩子的小腦袋瓜兒裏,沒有既定的規則,他的想法天馬行空,有很多創造的空間。比如,用氣球盛水,用小篩子盛水,觀察水從小孔中漏出;把小船模型按進水裏,或者拿著它用力拍打水麵;把手伸進水龍頭,讓水花四處噴射……這時,我們不必急著製止他的行為,而是要多給他一些自由,隻要保證他在安全的範圍之內就可以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