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虐我千百遍,我待小潘如初戀
狠心小潘不給我飯吃
2000年2月20日,現代城SOHO的樣板間正式開放了,小潘急忙讓我去參觀。
現場好像還有許多記者,他們也詢問我對SOHO現代城的看法。
小潘當然想讓我美言幾句,我卻發現了許多的問題,於是我對記者們和小潘說,等我回去會整理一個意見再告訴你們。
幾天後我給小潘寫了一封“萬言書”,被稱為是一個“菜農”給“二道販子”的一封信,信中列舉了樣板房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讓秘書將這封信轉給了小潘和記者。
第二天,小潘是先從記者手中看到這封信的,於是很不滿意地打來電話,質問為什麼給他的信他沒收到,反而是記者先收到了。我為此專門詢問了秘書,秘書很委屈地告訴我,確實是先傳給了小潘,再傳給的記者。傳真機上也記錄了小潘的傳真機先收到了的信號(當時隻有傳真機,還沒有計算機的聯網),但小潘的傳真機裏沒有打印紙了,因此無法輸出打印,結果反而是記者先看到了傳真件。
幾天後,小潘專門以“創新需要勇氣”為題,以“二道販子”的口氣給我這個“菜農”回了一封信,並召開了媒體記者會。
其實我的信隻給了看樣板房當天與小潘同在場的記者,但小潘則將這封信和他的回信散發給了更多的人。同時,(他)也有意報複我,也讓記者先看到這封信,其後才將信轉給我。
在控製媒體與操縱宣傳上,小潘永遠要比我高上不知多少倍,讓我一輩子都學不完。
一次活動結束之後,小潘急急忙忙把我帶到一間會議室中,這裏已經架好了攝像機,原來他已經與某電視台勾結好了,這家電視台怕請我我不去,就讓小潘把我騙到SOHO現代城的辦公室去接受采訪。
小潘將我交給了電視台的人之後,自己就偷偷溜走了。我和電視台的人從中午11點半一直侃到了快下午2點,小潘是飯不給吃一粒,水不給喝一口。他自己跑出去又是吃飯,又是組織開會,早把我忘到了腦後邊。直到我把這些記者都打發走了。出門後,小潘也沒露麵,讓我餓著肚子回了公司。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但是,跟小潘交往,被小潘“騙”也給我們帶來許多的友誼和後來的合作,也因此才有了後來包括“雞蛋換糧票”在內的數次合作。
2004年初的北京市政協會期間,潘石屹給我發來手機短信,說“沒存糧了,救救我吧”。我給小潘回了個短信,說我這兒還有點“糧票”。晚飯後小潘來電說“我去找你”,我說“等政協會結束吧”,小潘告訴我“餓得肚子痛,現在就去”。
小潘當晚就趕到京西賓館(北京市政協會會場),門衛的哨兵堅決不讓小潘進門,小潘火急火燎地打來電話,我隻好到大門口填寫會客登記,把小潘接到了房間。
地產商處於相互競爭的對立之中,但並非不能合作。
這次,華遠地產剛好在與北京城建開發公司秘密會談收購東直門交通樞紐的更大項目,正是急需大筆收購資金的時候。聽到小潘要尋找項目的消息之後,我就將這個項目的二、三期工程介紹給了小潘,小潘當然是緊追不舍。
春節後在《北京晨報》組織的一次論壇活動上,我們又見麵了。
開完論壇會已經是晚上9點多,小潘堅持要拉我談收購的事,可這裏不是辦公室,又不希望有外人聽,我說約個時間到公司辦公室去談吧!小潘堅決不幹,非要立即做決定。我們隻好到地下商業街找咖啡廳,這個時間各商鋪都開始清客關門了,隻剩一家茶館還沒熄燈,小潘拉我衝了進去,服務員說要關門了,小潘趕緊說:“先來壺茶,一會兒就走,晚了就多給點小費吧!”
小潘知道我是個誠實憨厚的農民,隻會直來直去,不會砍價,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幾個主要條件和價格敲定了,服務員的茶還沒泡好,我們倆就把幾個億的交易談完了。
現場誰的口袋裏都沒有紙,小潘就讓我把煙盒拆了,把煙用錫紙包著裝進口袋,在煙盒紙的背麵(軟包裝的煙盒紙)寫上談定的這兩三個主要條件,我和小潘分別簽上名,這就變成一紙合同,剩下就是律師和工作人員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