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施瑞姆的說法,針對集中營警衛的大規模調查早在新千年伊始就開始了。
作為納粹統治時期規模最大的猶太人集中營,奧斯維辛的前警衛們最先被“盯上”。1940至1945年間,有7000多名黨衛軍成員在奧斯維辛工作,同一時期,超過110萬猶太人遇害:很多人被關在毒氣室中毒死,也有人被射殺、餓死或死於醫學實驗。
“開始時,調查能夠得出結果的希望實在渺茫。”施瑞姆說。目擊證人難以尋找,受害者親屬已經去世,施害者改頭換麵隱姓埋名……形形色色的問題讓調查陷入窘境。此外,中心還必須在司法界尋求幫助,畢竟,它不能直接對“納粹分子”判刑。
到了今年初,調查中心“首先成功確定了49個人(的名字)”。拜仁州、巴登符滕堡州、黑森州、漢堡市……隨著前警衛的居住地一個個鎖定,施瑞姆覺得“這已經算是不錯的成果了”。
但新問題隨之而來。這49人中,9人在過去幾個月陸續去世。在世者最年輕的87歲,年齡最大的已經97歲。“我們最大的敵人隻有時間。”施瑞姆在9月3日的發布會上說。“光考慮年齡,我們就無法樂觀。大多數被告人肯定沒有辦法出庭,會被繩之以法的就更少了。”
而且,其中有7名嫌疑人生活在國外。在納粹罪行調查中心將他們的相關資料交到德國聯邦法院後,後者需要與這幾人居住國家的司法部門溝通,依據當地法律判斷他們是否能夠被起訴。涉及的國家包括以色列、克羅地亞、奧地利、巴西、美國、波蘭和阿根廷。
另外兩人,調查中心缺乏足夠信息,不知道他們住在哪裏。
《紐倫堡報》在社論中提到,考慮到年齡,這些白發老人似乎應該得到一點同情,但這“並不值得扭曲我們的司法體係”。
戰後清算納粹“其實啥都沒幹”
這是上世紀60年代的法蘭克福審判後,德國即將迎來的又一次針對納粹曆史罪行的大規模審判。
“這來得太晚,”《法蘭克福評論報》的一則評論稱,“幾十年來,納粹罪犯們就住在德國,完全不受打擾。……這些罪行掩蓋得越久,新老納粹就越大膽地歪曲真相。對徹底了結這些事的呼聲越來越大了。”事實上,在二戰結束針對20餘名納粹首惡的紐倫堡審判後,還有5025名罪犯以戰爭罪被國際軍事法庭判刑,死刑判決806例,其中486例被執行。
但在受納粹政權迫害者聯合會-反法西斯同盟(VVN-BDA)發言人烏爾裏希·桑德看來,西德政府其實“啥都沒幹”。
一個原因是,涉及納粹的案件能夠立案不是西德檢察機關主動追查的結果,而是根據受害者的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