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逃兵四十年朝鮮秘密生活(2)(1)(1 / 2)

在朝鮮,外國人更可靠?

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密切關注著詹金斯的動向。自打1996年知道他還活著後,就一直向平壤討要詹金斯。

正如美國媒體報道的那樣,美國政府有責任和義務找到在每一場戰爭中每一名失蹤的美軍官兵。隻要有可能的話,被證實死亡的官兵遺體就一定要被找到,至於那些仍活著的失蹤官兵,政府則一定會千方百計把他們弄回美國。

然而,真正促成詹金斯“回家”的則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

2002年,小泉首次訪朝。為緩和兩國關係,曾我瞳和其他4名身份被判明為人質的日本人先回到了祖國。往後,盡快接回詹金斯和其他家屬,就成了小泉再度訪朝的重要目的之一。當時,他們的大女兒米卡已經30歲,小女兒布林達也有28歲了。據說,小泉還給詹金斯寫過一張紙條:“我向你保證,沒有日本的允許,是不會讓人把你帶去美國的。”

兩年後,日本再度示好——捐出大筆錢財和糧食,詹金斯終於被“換”到了印度雅加達。他和妻子在雅加達一家高級飯店的總統套房裏呆了近十天,之後又以看病為由,前往東京,從此再未返回朝鮮。

現在日本定居的詹金斯笑著說起了一件在平壤時的往事,令人不禁唏噓。他曾在一所軍事大學教英語謀生。作為一個白人,他反而得到了高度的信任。“和你相比,我們更相信詹金斯!”當年一位朝鮮將軍如此對一位訪問者介紹——詹金斯太與眾不同了,以至於沒有人相信他會有任何逃跑的機會。

重獲自由後,2004年9月11日,詹金斯來到駐日美軍陸軍司令部座川基地自首,結束了近40年的叛逃生涯。進入基地前,西裝革履的他向門口的士兵行軍禮,並自報姓名:“長官,詹金斯中士向您報到。”和其他美國逃兵不同,詹金斯在自首過程中都得到了寬大待遇,沒有被要求戴上手銬和腳鐐。

同年11月3日,美軍軍事法庭判處詹金斯30天有期徒刑,並開除其軍籍。服刑24天後,軍方又“法外開恩”,詹金斯提前結束刑期,開始了在日本的新生活。

詹金斯隻是在朝鮮戰爭期間叛逃敵國的四個美軍士兵之一,也是公開報道中的最後一個逃兵。說起自己的三個“小夥伴”,他如數家珍,卻也充滿悵惘。

其中一個叫詹姆斯·德雷斯洛克,來自弗吉尼亞州,身材魁梧。詹金斯說他和幾個外國人結過婚,包括一個黎巴嫩女人和一個羅馬尼亞女人,生下的孩子們都進入了平壤的外交學院;還有一個叫拉裏·艾伯辛爾,娶了個泰國女人,於1983年死於心髒病,之後他的妻子改嫁給了一個德國人;另外一個是傑裏·帕裏斯,也已離開了人世。

詹金斯在日生活兩年後,2006年10月9日,朝鮮的核試驗爆炸聲震驚了世界。就在此時,一部講述叛逃朝鮮的美國老兵故事的紀錄片在韓國釜山電影節上映,主角正是德雷斯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