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談發展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幾點做法(1 / 2)

簡談發展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幾點做法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黃丹芳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差,原因之一大多差在語言的表達上,他們經常遇到的困難是詞不達意,找不到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此,豐富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學會遣詞用語,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成為我們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努力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發展學生;語言能力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掌握了這個工具就能讀書看報,寫信做文章。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這個工具,在說、寫時能用貼切、恰當、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立場和思想情感。口語表達是傳遞信息應用最廣泛的交際方式。在現代信息社會,通訊設備現代化,口語交際頻率高。了解別人,介紹自己,合作共事,都需要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品詞析句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句子是表情達義的語言結構單位。詞句都是語言的基礎。因此,小學《“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學綱要》向我們明確提出了“以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為重點”的要求。

我在教學《翠鳥》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時,將“繡滿”一詞換成“長滿”一詞讓學生體會它們的異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體會到“繡滿”一詞不僅能生動、形象地表現翠鳥羽毛的鮮豔和美麗,而且還含有作者對翠鳥的喜愛與讚美之意,這是“長滿”一詞無法比擬的。接著在教學描寫翠鳥羽毛的三個比喻句“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春裝,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時,指導教師將它們改成陳述句“頭上的羽毛橄欖色,背上的羽毛淺綠色,腹部的羽毛赤褐色”,讓學生比較分析。學生一致認為比喻不僅能生動、形象地再現翠鳥羽毛的鮮豔和美麗,而且還蘊含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與讚美之情,這是陳述句所不及的。隨後我指導讓學生用“繡滿”一詞和三個“像”說寫一段連貫、通順的話,描述某種事物或景物。沒想到有位學生經教師的點撥,卻描述出了秋天那詩情畫意般的景觀:“秋天的大地繡滿了五顏六色。秋風送爽,田野飄香。金閃閃的稻穀像老人笑彎了腰,紅燦燦的高粱像新娘漲紅了臉,黃澄澄的大豆像珍珠閃閃放光。”多麼優美的語言!讓人心曠神怡、如癡如醉。這難道不是品析詞詞句的功效嗎?

我在教學《綠化好處多》一文中“房間裏,陽台上,走廊旁,鮮花幾束,盆花少許,賞心悅目,陶冶性情……”一句時,先引導學生品析“裏、上、旁、幾束、少許”等詞的作用,再引導學生品析句子,最後指導學生說寫練習。讓人高興的是,有位學生卻說寫出令人稱讚不絕的語句:“講台上,燈光下,風雨中,無處不留下老師辛勤耕耘的身影。她們是世界上最可親、最可愛、最可敬的人。”如此豐富而又飽含深情的語言,怎能不是品詞析句的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