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數學教學中關於後進生的轉化(1 / 2)

高中數學教學中關於後進生的轉化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馬如平

摘 要:高中數學“後進生”,通俗地講就是班上成績低於班級平均分,拉班級“後腿”,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眾所周知,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們高考取得勝利的關鍵,因而,分析高中數學後進生的形成原因,實施切實有效的轉化策略,幫助他們早日“脫困樂學”,是擺在教師麵前光榮而又艱巨的重大任務。

關鍵詞:高中數學;後進生;轉化

一、數學後進生形成的原因

相關的理論研究表明,高中數學後進生的成因是錯綜複雜的,總體分為內因和外因,所謂的內因是學生本人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表現出智力方麵的差異,比如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記憶力、想象力的強弱等;同時內因還表現在學生個人情感上、意誌上、態度上、興趣上和學習方法上的各種差異。而外因指來自學生外部的原因,一般是周圍的環境影響,包括學習氛圍、家庭氛圍、家長、教師和學生的相處所帶來的影響。比如由於家庭的變故或者受到學習氛圍的影響,成績跌落,這是由於外部因素引起的,但由於沒得到及時的援助,知識鏈斷層,導致喪失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而個人意誌力不堅強,灰心喪氣,從此轉化為數學後進生。

二、數學後進生的轉化策略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每一個學生都各自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興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數學發展水平.要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數學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有的時候一個班裏數學後進生雖然不多,但如果處理得不好的話,卻會對班級的數學學習氛圍產生極大的影響。下麵我就把工作過程中的幾點經驗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一)挖掘數學思維的閃光點,摒棄學習數學的自卑心理

後進生一般比較自卑、內向、孤僻,甚至有種玩世不恭的心理,更需要教師、家長的關心愛護。有關資料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受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揚越少,學生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尤其是要善於挖掘、捕捉後進生的閃光點,使其擯棄學習數學的自卑心理,並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和表揚。

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後進生創造成功的教學環境。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或多或少都有成功的經曆和體驗。麵對新的學習任務,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營造一種環境或氣氛,使後進生置身於這種環境中,不僅可以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能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新的成功。如在新知識傳授中,我對後進生非常偏愛,盡量做到“三多一少”一一多讓他們板演,多提問,多鼓勵,少批評。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逐步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則考慮到後進生潛在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從教學內容、教學速度、課堂提問、作業難度和批改訂正等方麵為後進生創造可能獲得成功的氛圍。在數學教學中,多舉一些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聯係的實例,讓學生們感到學數學可以“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