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孝道文化 構建和諧校園*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胡小玲
摘 要: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孝道精神,是中學教育的使命,教師的言傳身教、學校的良好氛圍、課堂的孝道滲透、社會和家庭的配合,多管齊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孝道文化;德育;校園文化;家校合作
《孝經》雲:“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從古至今,“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天職。將孝道教育融入學校德育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弘揚孝道文化不要說教,而要言傳身教
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教師無疑是做好孝道教育的樞紐,教師明理、盡孝的現身說法最能感染學生。孝道教育要深入,教師的引領作用很重要。為此,學校結合實際製定了教師“行五孝”活動,包括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誌、孝父母之德、孝父母之慧,倡導全校教師做一個懂孝知恩的人。在此基礎上,學校開展了“最美孝行教師”評選活動,湧現出了一大批知孝行孝的先進典型。他們現身說法,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在常規教學中,教師自覺轉變教學觀念,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自身修養,積極開展孝道文化的學習活動,自覺做孝道文化的傳承者、示範者。各科教師認真研究情感教育與知識教育間的關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孝道素材,重視學生孝道意識的培養。“親其師,信其道。”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做到。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回家後開始主動承擔家務,在吃的方麵也不像以前那樣挑剔,教師率先垂範的效果特別明顯。
二、弘揚孝道文化要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
孝道文化教育是培養學生優良品德和行為的客觀需要,是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有效途徑。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學生在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方麵,從我做起,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做起,踐行孝道、傳播孝道,用孝的心燈點亮校園,努力營造一個濃鬱的孝道文化氛圍。
學校大力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誦讀製度體現常態性。確保誦讀時間,保證“每天有晨讀,每周一大課”。誦讀目標是一天背誦一句格言警句,一月一次班級讀書心得交流探討,一學期舉行一次全校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通過讀經典詩句、唱經典歌曲等形式,在全校師生中營造濃厚的誦讀氛圍。學校還組織學生辦起了《與經典為友》手抄報,並在校園電台開辦了“經典作品誦讀”欄目。校園廣播堅持播放《感恩的心》《父親》等有關孝道文化的歌曲,這樣既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
學校充分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班主任利用多媒體,按照文字、圖片等宣傳新二十四孝,重點學習“欣賞感恩”,讓學生明白孝敬父母要注意的一些細節,愛父母,心裏想著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同時,學校更加注重孝道文化環境的建設。走進校園,隨處都會感受到濃濃的孝文化氣息。以“孝”為主題的大幅宣傳畫、 “孝行天下”、“百善孝先行”等經典格言牌板隨處可見。學生們通過孝道教育,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主動為父母分憂,進而增強了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