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與學芻議(1 / 2)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與學芻議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郭文斌

摘 要: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要緊扣新課程標準,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緊密聯係生活,延伸課堂。加強學生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文化素養,為高考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教學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全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好高中語文教與學呢?

一、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新課改對於語文學科教學的最大要求莫過於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還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讓整個教學活動活起來,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應改變課堂結構,讓學生唱主角;打開語文課堂之門,讓學生接觸社會生活的源頭活水;拓寬學生閱讀空間、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語文水平;設計開放性作業等。這樣語文教學就不再局限於課本,拘泥於課堂,拓寬了教學渠道,延展了教學內容,使師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對內容不斷變革和創造,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充滿活力

高中語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課也可以分成多種課型。如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社會實踐,語文活動課等。像閱讀也可以分為課內閱讀,課外閱讀,自由閱讀,定向閱讀等。寫作可分為日記,隨筆,縮寫,擴寫,片斷練習,命題作文,非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漫畫作文,還可以口頭作文。語文教育家魏書生完全把學語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創出一套“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六步教學法和“三結合”的語文自學方法,在教師較多時間不在校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圓滿完成學習任務,對我們是有益的啟發。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問答式、討論式、座談式、演講式、辯論式、表演式、遊戲式等多種教學形式。各種形式又可以靈活多樣,如問答式可采用師問生答,生問師答,生問生答等形式;演講式可以分組演講,也可以進行演講比賽。總之,各種形式的運用使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廣泛參與。同時要精心設計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在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觀察、思考、質疑,有討論、爭辯、發現,有想象、理解、闡釋,有分析、概括、綜合,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緊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