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幼兒自主閱讀的學習支架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劉宏豔
摘 要:“支架”教學,權威專家一致認定這是一種適宜的有效的幹預方式,能滿足孩子的個別化需求。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構主義者用支架來比喻建構主義關於教與學的理念,教師選擇合適的時機,為幼兒搭建適宜的腳手架,孩子則在腳手架的支持幫助下,嚐試摸索,自我完成學習過程的任務。
關鍵詞:幼兒;自主閱讀;學習支架
什麼才是對兒童發展真正有利的“早期閱讀”呢?幫助孩子們奠定基本閱讀能力——自主閱讀的意識與技能,是當前的首要任務。3-6歲的孩子們需要獲得閱讀能力的學習。
家、園、社區重視學前教育、關注早期閱讀已經不容置疑,社會各媒體正火熱的推行著幼兒早期閱讀,五花八門的繪本、讀本湧到孩子身邊,各式各樣的教參湧入家園,家長們則是“無病亂投醫”:小主持人培訓班、親子閱讀台……體現了家長們不願做時代的落伍者,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決心……在一次關於早期閱讀的家長與幼兒的調查問卷中,我們發現了家長的期望值與實際碼背道而馳的“僵局”。
一、問卷調查折射出的問題
(一)家長對幼兒園實施早期閱讀教育的問卷調查
我們抽取了330名幼兒家長,對其進行了問卷調查,統計結果:積極配合參與調查的占了81%;95%的家長認為早期閱讀相當重要;82%家長認為家庭在培養早期閱讀能力上重點在於氛圍的營造,閱讀習慣的培養,讓孩子愛上閱讀。由此可見家長們對幼兒早期閱讀重視度,對幼兒早閱的目的的認識較前衛,是個時代版的家長。
(二)家長對幼兒閱讀現狀觀察的調查
對幼兒園小中大不同年齡段的330名幼兒家長予以觀察、測查孩子閱讀情況的任務。就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做了問卷調查。
1.幼兒閱讀興趣的調查情況與分析
孩子們高興和樂意參與閱讀占了68%,喜歡聽故事占了63%,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均占了66%,然而,閱讀的持續性卻隻占了33%,是孩子對讀本內容興趣不大,還是他隻會或隻知道匆匆忙忙的翻書、看書。總之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技能還不是很清楚,甚至不會。
2.幼兒閱讀習慣的調查情況與分析
孩子們閱讀的習慣較弱,總體閱讀的習慣隻占了42%,可喜的是我們看到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習慣的進步,小班到大班增長了16%,閱讀的習慣在進步,但是這是年齡增長進步的必定的趨勢,孩子如果沒有注意習慣的有意識培養,那數據是不樂觀的。
3.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調查情況與分析
孩子們閱讀的技能即閱讀能力整體隻占了46%,就大班而言,無意識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測試結果是隻有57%。一個成功的閱讀者必須具備有的閱讀的能力,對於一個大班孩子而言,他的閱讀能力、自主閱讀的能力大大的不夠。
兩次調查問卷出現了矛盾問題,出現了家長對幼兒閱讀的重視度及孩子閱讀現狀不樂觀這一不成正比的狀況。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尚處在一種無意識階段。幼兒的自主學習的內容還比較狹窄,方法還比較欠缺,高層次的自主學習還沒有出現。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每一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早期教育應該注重孩子自主意識培養,充分為孩子創設有利於發展的環境和機會。在循序其獨特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為幼兒搭建適宜的自主閱讀的支架,讓孩子學會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促使孩子自主閱讀意識的形成、自主閱讀能力的建立,勢在必行。
“支架”教學作為新興的教學策略,近年來被廣泛運用到幼兒教育中。權威專家一致認定這是一種適宜的有效的幹預方式,能滿足孩子的個別化需求。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構主義者用支架來比喻建構主義關於教與學的理念,教師選擇合適的時機,為幼兒搭建適宜的腳手架,孩子則在腳手架的支持幫助下,嚐試摸索,自己內化那些能使其從事更高層次活動的思維能力、技能以及對事務的認識和理解的過程,自我完成學習過程的任務。自主學習的重點是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它的著眼點是如何幫助孩子去“學”,讓孩子學會自主探究、自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