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勇於踐行導學案教學法(1 / 2)

勇於踐行導學案教學法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賀文惠

摘 要:以導學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使用正確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導學案的編寫由學習目標、學習活動設計、達標練習、反饋作業四部分組成,關鍵要落實好學習與教學過程,導學案的設計各個環節相輔相成。本文探討了導學案的意義與實踐過程,最終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導學案;教學法;實踐

在導學案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有較高課堂駕馭能力,從實際需求出發設計各環節,以學生為中心、導學案為載體、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最終目標。教師要處理好導和學、講和練、思和做、個體與全體、學生與導學案等幾方麵關係,在不斷探索和積累中完善教學模式,完成高質量課堂教學任務。

一、“導學案”的定義

導學案是用於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我們所說的“導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製的學習方案。它一方麵要幫助學生將新學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形成鏈接,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適當的附著點,另一方麵要幫助學生對新學知識進行多方麵加工,利於學生形成更為牢固的知識體係,還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引導學生在預習、交流、展示和鞏固過程確立和使用適當學習目標和方法。

二、“導學案”的設計

導學案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係統出發,對教材和教參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盡量做到設計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因此“導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內在聯係,使知識條理化、係統化和整體化,盡量一課時一個學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益。

2.有啟發性。對教材中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提示,配以一定數量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能力,激發求知欲。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秀生從導學案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困生也能嚐到成功的喜悅。

三、“導學案”的編寫

導學案一般由學習目標、學習活動設計、達標練習、反饋作業四部分組成,而貫穿這四要素是知識線、能力線、學習方式和創新性思維。通過自主學習,力爭課前了解新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教師對書上的重要內容,關鍵性、突出性問題或易混淆的、易出錯的問題,可通過正、反方麵或舉一反三,設計成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夠啟迪學生思維、辨析是非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學習小組集體討論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