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玩玩杜牧(1 / 2)

虎年當道,燕歌祝兄弟們:白天生龍活虎,晚上如狼似虎,事業如虎添翼,生活虎嘯風雲!

投鮮花票弄個收藏,兄弟們也幫《藩鎮》一把,讓它虎虎生威。

……

綠樹蔭濃夏日長,一艘方艄頂著炎炎烈日,揚帆穿行在兩岸綠蔭之中,河麵上暖風熏染,明晃晃的波光蕩漾。

在船艙中練了會太玄真氣,劉蕡倍覺神情氣爽,信步走到杜牧房間,敲門而進。

“去華兄,你是幽州人氏,熟悉邊鎮風土人情,某午睡後正要找你,暢談一番幽州的地理軍情,不想你不請自來,看來我倆心意相通。” 杜牧午睡方起,睡眼還有幾分惺忪,忙喚侍女奉上香茗。

“中午的酒菜如何?” 劉蕡一屁股坐到紫榆圈椅上,笑吟吟問道。

“雖是一些雞鴨魚肉家常菜肴,但道道菜肴美味可口,烹製方法獨特,尤其是那山海釀,酒甘味烈,小酌幾杯,便暈頭轉向。就是船上這些家具,簡約纖麗,蠟染的木紋顯露出來,讓人感到自然舒心。” 杜牧讚道。

杜牧心中轉著念頭,要是能在長安經銷桃花塢的商品,那多好,可自己眼下身無分文,坐困愁城。

“牧之出身累世顯宦,本為長安巨族,在長安城南樊川又有別墅,亭館林池,花木幽邃,賓客如雲,見解自然不俗。” 劉蕡素知杜牧之才,且有濟世安民,中興大唐之誌,來這兒為李賢齊招攬人才。

杜牧苦笑搖頭,“實不相瞞去華兄,杜牧自祖、父相繼去世後,我家日益貧困,食野蒿藿,寒無夜燭,京官薪俸太低,不能養家糊口,這才入江西觀察使沈傳師幕府。”

俏婢奉上沸水衝泡的香茗,杜牧幾日下來,已經習以為常,他也讚賞這天然的草木芳華。

劉蕡豪爽笑道:“某雖是狼牙騎都虞侯,薪俸卻堪比刺史,你離開幽州時,送你一套桃花木作的紫榆家具,十壇山海釀。”

這倒是價值不菲的禮物,杜牧想推卻又有幾分舍不得,“某知去華兄豪爽重義,牧之受之有愧,何況同行還有魏侍郎、焦中使。”

“魏侍郎、焦中使也有十壇山海釀,紫榆家具就說你自個兒在海津鎮購買的。” 劉蕡情意真摯,令人不好推辭。

推辭不了,趕緊收下,杜牧俊朗的臉孔微微一笑,也不矯情,灑脫道:“某就接受去華兄的一片盛情。”

劉蕡取出一卷詩稿,請杜牧過目,杜牧欣喜道:“久聞去化兄高才,杜牧能拜讀你的大作,三生有幸。”

呷了口清茶,劉蕡搖頭道,“這是武威郡王李載義的弟子,燕州刺史李儼之子,李賢齊所作,不及誌學之年,特來向你這個當朝才子行卷。”

搖手擺脫頭,杜牧自謙道:“杜牧官職低微,找我行卷,豈不——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眼睛掃過詩稿,杜牧一首一首朗聲高誦起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劉蕡打斷了他的吟誦,將求教江老漢,探尋整固河堤的方法,怪柳黍稷改良土壤,種苜蓿圈養生豬的事繪聲繪色講了一遍,聽的杜牧雙眼發亮,“此人現在何處?”

“正在艙中,中午我們曾共進午食。” 劉蕡繞了個圈。

“你說的是狼牙騎振威校尉史燕歌?” 杜牧想起宴席上那個皮甲紅巾、英武剽捷的少年校尉,待人溫文有禮,對自己態度卻是淡淡的,想不到允文允武,年少高才。

“因為武威郡王的緣故,他隱姓埋名,牧之一個人知曉即可,他真名為李賢齊,乃是大唐的近枝宗室,與當今聖人未出五服。” 劉蕡輕聲提醒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