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東北地區特別是吉林省經濟外向度相對較低,成為影響振興發展的因素。在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中,吉林省堅持把擴大開放作為有效途徑,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立足自身區位和條件,著眼長遠和全局發展,從2007年開始,吉林省謀劃建立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支持。
繼2009年8月,《長吉圖規劃綱要》獲批之後,2012年4月,國務院又批準在琿春設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短短兩年多時間,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兩次覆蓋一個縣裏,琿春是唯一一個。在高玉龍看來,琿春的發展,更是屬於吉林的,屬於中國的,屬於東北亞的。
事實證明,國務院批複實施《長吉圖規劃綱要》和設立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是進一步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吉林改革開放和振興發展的新的重大機遇。
包括開放發展在內的吉林省“五大發展”戰略,為東北振興點燃了新的引擎,也為琿春帶來了新的機遇。手握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這個最大的政策,琿春抖擻精神乘勢而上,謀開放,興產業,強基礎,擴總量,努力為吉林振興加油助力。
“琿春在東北振興中舉足輕重,琿春不僅是東北經濟帶暨東北經濟圈的重要節點,琿春還是歐亞大陸橋的起點。推動東北振興,琿春具備諸多優勢,資源的、區位的、政策的、文化的……”對於琿春的發展地位和助推作用,高玉龍認識到位並充滿自信。
事實上,琿春在對這些比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實踐中,從未停止過在吉林振興發展大路上奔跑的腳步。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億元,同比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同比增長19.5%;固定資產投資137.5億元,同比增長25%。
推動東北振興,琿春責無旁貸;加快吉林進位,琿春重任在肩。按照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提出的“用深圳模式謀劃琿春工作,把琿春打造成為吉林省第三經濟增長極”這一創新思路和奮鬥目標,琿春聞“機”起舞,改革潮頭書寫新的發展詩篇。以加快推進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為主線,全力打造進口資源轉化、出口產品加工、商貿物流、旅遊休閑養生四大基地,力爭三至五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麵小康社會。
推動振興的力量強不強,在全省經濟大盤子裏的比重大不大,關鍵還是看基礎,拚後勁。經過近年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琿春市已經形成了以能源礦產、紡織服裝、木製品加工、水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為龍頭的產業體係。韓國浦項集團、福建紫金礦業、長春歐亞等國內外500強企業和知名民企紛紛前來搶灘興業。今年,琿春市借勢登高,圍繞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和綠色發展,全力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向“百億級”時代發起衝擊。
琿春勢不可擋。東北走向振興。
“我感覺未來琿春是吉林省最有前途的城市,東北三省未來最有發展的城市就是琿春。”高玉龍身在此山中,卻識得廬山真麵目。
23年前,當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倡導的圖們江開發大潮席卷琿春這塊沉睡的土地時,有專家斷言,琿春將是中國的鹿特丹,北方的深圳。
14年前,當新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琿春大地時,人們知道,琿春是中國最先被太陽照亮的地方。
中國鹿特丹、北方深圳,琿春的夢想。
夢想升起的地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中國夢實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