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法治中國充滿信心(1 / 2)

對法治中國充滿信心

人物專訪

作者:王林強

溫文爾雅,透著書卷氣息的敬雲川,在人生選擇和做事上卻猶如“戰略家”和“快槍手”,智勇兼備,幹淨利落。這其中包括他放棄“鐵飯碗”及仕途發展機會選擇出國深造,參與創辦並布道律師事務所,在國際及國內相關行業組織擔任職務,在律師服務專業領域內打造“一家之長”等。他的秘訣或許正是多年來源自實踐的深刻體會:“如果你是一個有準備的有心人,總有一天你會贏得成功。”

“多緯度釋放專業價值與能量”,是敬雲川律師多年來的常態。在以律師業務為“主打”,以英語為強項,用專業和敬業不斷深化服務層次及拓展人脈關係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一分勝算,十分努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客戶的相信、器重、“離不開”,使他獲得做律師的“成人之美”的巨大成就感,以及為中國法治環境獻力的責任感與自豪感。

敬雲川是北京市高通律師事務所主任和創始合夥人,擔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谘詢專家、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首席仲裁員、環太平洋律師協會理事、中國拉丁美洲友好協會理事等社會職務。專長於在境內外投資、項目融資、企業改製重組、股份製改造、經濟案件代理等領域為投資者和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多緯度釋放專業價值

1993年,敬雲川從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係畢業後,進入到全國人大法製工作委員會工作。

在別人看來,任職於國家重要機構,具有英語專長的敬雲川發展道路一片光明。然而,他的誌向顯然不在“做得再好也隻能當個翻譯”。多年以後讓他深感欣慰的是,這段“公家人”經曆讓他產生成為法律專業人士的想法,並參與了我國《合同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調研、修改工作及新頒布法律英文文本的翻譯、審校等工作,在“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法學理論,提高了英語水平。

2000年,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給中國學生提供了一個有獎學金的學習機會。敬雲川在眾多競爭者中以英語優勢和法律背景脫穎而出,進入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學習比較民商法學。

海外留學的經曆,對敬雲川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他在為客戶提供高端專業服務、參與創辦律所、在國際行業領域“出頭露麵”和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等方麵,莫不跟他的前沿視野、開放式思維有關。

“把英語專長發揮在更廣闊的空間。”敬雲川描繪的“前進路線圖”,一步一步在現實中得到印證。

打造專業化律所核心實力

作為高通律所的領導者與布道者,敬雲川不斷探索與推出打造律所品牌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的新思路、新舉措。

據了解,高通律所擅長代理在北京地區審理或仲裁的重大疑難案件,特別是在北京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二審、再審和執行的案件。他們在長期辦理訴訟案件中,積累了豐富的庭審經驗,代理的案件勝訴率較高,其中有的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納入典型案彙編,2005年入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訴訟律師庫短名單。非訴訟業務發展立足於“專業化”的發展方向,擅長的領域包括:外商投資、公司並購、資產處置、金融保險、境內外上市以及知識產權、建築與房地產等領域的法律事務。

律師業是一個需要實力、需要眼力、需要“表現”的行業。為了不斷擴大律所業務覆蓋領域,提升律所的行業影響力,敬雲川頗費了一番心思。在高通律所成立之初,他就特別重視參與國企改製和產權交易的法律業務,很早就與北京產權交易所建立了業務聯係和合作關係。2005年四川省國資委舉行“企業改製方案法律審查業務中介機構比選會”,敬雲川毅然決定安排律師參加。結果,高通律所的律師名列前茅,在參加選聘的數十家事務所中脫疑而出。四川省國資委以紅頭文件的形式正式確定高通律所為首批具備對省屬國有企業改製方案進行法律審查資格的律師事務所。5年之後,高通律所在成都設立分所,而當年參與省屬國企改製的業務為他們建立分所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