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18 1歲11~12個月寶寶這樣教(1 / 2)

育嬰師媽媽說:靈活應對寶寶的各種要求

兩歲的寶寶能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自我意識也比較強了,除了各種生理需求外,還會經常向大人提出各種其他要求和願望,並有種不滿足不罷休的倔強。父母對此很無奈,如果盡量滿足寶寶,會使他“得寸進尺”,養成不良性格;不滿足他,又怕他哭鬧耍脾氣。在這裏向父母提以下幾點建議:

對寶寶的正常要求,采用順心境自然法:兩歲寶寶有時會提“做事”的要求,如果可以完成,則應順心境,幫助滿足其要求;對寶寶的無理要求,采用注意轉移法:兩歲左右的寶寶,注意力容易轉移,根據這個特點,當寶寶提出無理要求時可采用此法;對寶寶的不恰當要求,采用巧設障礙法:兩歲左右的寶寶,提出的要求不恰當時可以設置障礙,使他感到難以達到要求而不再堅持。

培養寶寶的創造能力

創造力是智力活動高度整合的結果,表現為思維和行為不受固有位置、角度、習慣的束縛,善於形成新觀念,產生新想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發現事物之間的新關係,看到發展的新趨勢,預見到新結果。

培養寶寶的創造力關鍵是讓他參加各種各樣的實際活動,對於兩歲的寶寶,活動主要是遊戲。父母要珍惜和尊重寶寶的創造,不要隨意否定他們的創造活動,打擊他們的創造積極性。父母要明白,創造始於問題,源於想象,興趣是寶寶創造的動力,鼓勵是維持寶寶創造興趣的營養劑。

積極進行家庭教育,培養和開發寶寶的創造力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那麼家長如何教育引導才能更好地培養和開發寶寶的創造力呢?

每位家長都應該做一個有心之人,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寶寶,學會欣賞寶寶,給寶寶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讓寶寶自由發揮自己的潛智。

歸納

啟發寶寶找出一類物品中的共同之處,如找出小狗、小貓有的共同特點;小麻雀、小鴿子的共同特點等。

合並和重組

教寶寶把兩樣不同的東西並在一起,使用起來更方便,如將布娃娃放在玩具汽車裏,可以開發出很多新遊戲;或重組一下,交換一下零部件,改變相互的位置、次序,看產生什麼效果,如搭積木。重組還包括把對象的部分或總體放大或縮小使其充分發揮作用。

發散思維和應變能力

在遊戲中與寶寶討論一種常見的東西,除了其基本的用途之外,還有什麼新的途徑,如牛奶喝完後,空盒子還能幹什麼等,以培養寶寶的發散思維;當一種方法不能解決問題時,要啟發寶寶改變方法,從不同角度想問題,如“推的不行,拉拉看”,提高寶寶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