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衣老者目光有意無意望向顧守真,許久才又說道,“顧兄早有決斷,老朽便不再妄言。極西之地一行,老朽雖幫不上什麼忙,這地極玄鐵既然老朽來了,便不妨助顧兄一臂之力吧。”
顧守真聞聽此言,臉上神色才慢慢恢複如初,笑道,“顧某真有此意,這地極玄鐵乃是極具地煞之氣之物。待它入世之前,也唯有蘇兄能鎮壓其上無窮煞氣。他日,若是真如蘇兄所言,這地極玄鐵或許也能有些用處。”
三日之後,東海之地,本是平靜無瀾的海麵之上,突然起了一個方圓數百丈的漩渦,附近島嶼也是震動不已,如此持續數日方止。
又數日之後,極西之地,一團天火從天而降,燃燒數日方散。又數日,極西邊疆之地,卻是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正魔兩派的爭鬥。天下玄門正道領袖玄元門,在那一役中,卻是損失頗重。
又過數年,天下災變頻發,神州之內頻現異象,加上饑荒戰亂,百姓更是民不聊生。雖又經數年,當朝天子勵精圖治,天下漸定,但是卻也不複往日那般太平景象。
這個故事,便這般開始了。
----------------------------------------------------------華麗分割線
前章
通玄山坐落在中洲腹地,其高千仞,直上雲霄。周圍雲霧彌漫,花草繁茂,倒頗有一股仙家氣度。
千百年前,蜀中劍仙一派,有被逐出門牆者,來到此地,見這通玄山靈氣充沛,索性落於此處,開宗立派,有感於前半生種種,將自己的宗派命名為“玄元”,取其“玄者渺渺,萬法歸元”之意。
自此之後,倒也相安無事,偶有人上山挑釁者,玄元一派總是將山門後移,數十年後,這玄元門牆已然移到這通玄山千仞之頂。
說也奇怪,自玄元門牆移到通玄山頂後,不隻是因了這通玄山山頂確實是靈氣通天,還是仙帝眷顧,這玄元門中,竟然有九人,因修煉本門“玄元道法”,修為大進,更令人詫異,這九人在山頂一處山洞閉關十年後,竟似一窺天道,有兩人甚至達到太清混沌後期境界。
這九人出關後,前代掌門突然仙逝,原本以為這掌門之爭必然會有一番風波。不料,九人都以“生性愚鈍,恐不能理凡俗之事”為由,競相推辭掌門之職,到最後,還是以九人共同推舉和他們一起入門修煉的一個叫做‘清虛’的人做了掌門結束這場風波。
這清虛做了掌門之後,竟也顯現出他做弟子時所沒發揮的能力來。他先將這九人之中的五人分別派往這通玄山的五座名為,“翠青”,“遠山”,“碧空”,“觀雲”,“淨水”的山峰,允許他們自己挑選可教化之才,加以培養,以此來充實門牆。另外三人,駐守通玄山主峰,幫主掌門打理門中一切事物。餘下一人,成立一個神秘組織,名為“斷刺”,專責情報之事。隻是這個組織曆來隱秘,就是門派掌門也無權過問。
自此,玄元一門,幾百年間,橫掃中洲腹地幾乎大大小小的魔門,隱隱之間,已有中洲正道領袖之勢。附近百姓,有感於玄元所做之事乃是“雨露恩澤,匡扶天道”,於是自發在通玄山山腰,修建了一座名為“雨露廟”,自此香火旺盛,來此拜祭者絡繹不絕,通玄山更顯靈氣。
如是數年,中洲平安無事,直到三十年前,仙跡突顯,再一次將玄元一派卷入紛爭。玄元一門聞聽此事,派出其中當年九人之中的三人前去探訪。
雖然仙跡中寶物到手,但是途中突遭聯手的魔門的襲擊,其中一人當場身亡,所身帶的一卷天書自此流落天下。其餘一人拚死突圍,帶著寶物之中的一把雷神錘撐到通玄山,但是一身修為所剩不過三成,右臂被法器所傷,竟是殘廢。另外一人失蹤,與其一起失蹤的還有一塊“三清玉玨”。
之後又遭玄門他派排擠,打壓,一時之間,玄元一門竟顯頹敗之勢。之後,雖經本門諸人之力,但其勢與當年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故事,就是從玄元一門遭受重創後三十年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