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妙手(3 / 3)

此刻正是午時,這府邸因為大家都在休息的緣故,顯得特別安靜。府邸前院的一處石桌前,一個身形瘦削的小男孩,正捧一本古書,仔細研讀。看他雙眉緊蹙,顯是其中有諸多疑難之處不是很懂。

透過樹梢的陽光,灑在他瘦長的臉頰上,更顯他的稚嫩。他反複誦讀,終是不解,突然站起身來,向門外走去。他繞過幾道巷口,走向一個擺在一株老柳樹下的卦攤。那柳樹枝葉繁茂,主幹足有懷抱之粗,從下望去足有數丈之高。

那卦攤之後,坐著一個老者,麵色蒼白,偶見血紅之色,象是常年忍受某種劇痛,他雙眸渾濁,臉頰之上隱隱有風霜之色,加上他身上的粗布葛衫,更顯蒼老。隻是,卦攤之旁。立著一道舊幡,上述“神算子”三字,那三個字,遒勁有力,龍蛇風舞,竟頗有一股氣勢。

少年本想徑自走上前去,但見那老者額頭之上,此刻竟隱隱現出汗珠,顯是在忍受著巨大的疼痛。少年搖了搖頭,低低歎息了一聲,轉而走向旁邊的一家藥店。

片刻之後,那少年提著一包藥,從藥店之中走出,徑直走向卦攤。他先將那包藥放在卦攤之上,轉而走向那老者身後,雙手輕輕捶向那老者後背,手法竟是嫻熟至極。

那老者見那卦攤之上的藥,先是一愣,之後臉上突顯會意的笑容。自從五年之前,老者將少年從一場大火之中救出來。五年之中,這老者也逐漸了解這少年的性格,知他素來冷淡,對人對事分得極是清楚。就連向老者習字之事,也要以每月結賬為條件才答應,老者迫於無奈,倒也答應了他。

今日,這少年竟然主動拿藥給他,他雖然吃驚,不過也知道,這少年外冷內熱的性格終究是稍有改善。他心下不僅吃驚,“這妙手幫到底有何玄妙所在,竟也有這般能耐?”隻是嘴上卻說道,“小原,你也素知我這疼痛之病不是一日兩日之事啦。平日也不打緊,隻是這幾日天氣陰沉,才覺得有些忍受不住。”

那背後少年並不言語,隻是低低地‘哼’了一聲,顯是對他極為不滿。那老者也並不辯解,如此沉、沉默了一段時間,蕭原突然說道,“這《周易》一書,我每每讀來竟是覺得苦澀艱深,竟也第一次有了放棄的念頭,你說這是為什麼?”

那老者盯著卦攤上的那本《周易》若有所思道,“命理一說,本屬天道。仙機難窺,何況是惶惶天道。我輩之人不過是假借古人之言,賴以求生。如今道教盛行,這本書你拿去看吧,雖然其中也有諸多艱深之處,但是大道一途,本就多磨難,你細細研讀,想來收獲也定不會少。”

那老者說完,從卦攤諸多書籍之中找出一本書,蕭原望去,雖然那本書破舊不堪,但是書麵上那三個字卻是清晰如新,赫然是【道德經】三字。蕭原也不推辭,接過那本書,塞進了懷裏。

那老者突然又說道,“小原,你我相識五年,你我之間雖相差數十歲,但是倒像朋友多一點。我知你素來不喜人說教,但是想有些道理你還是要明白的。”

“這個世上,本就諸多紛爭,有諸多不平之處。你生性冷淡,不願管他人之事,也不願受人恩惠。但是,這個世上,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避就能避得開的。為人處事,還是要記住這‘坦然而行,依附本心’才是。

老者見蕭原這次竟是出奇地沒有反駁,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樣東西,遞給他,笑道,“這五年,我受你影響,這不喜受別人恩惠的脾性倒也見長。這塊玉佩,就當做今天的藥錢吧。”

蕭原向那老者手上望去,原來是一塊色澤暗淡的玉佩,顯然不是什麼上好的玉石所製,他點了點頭,將那塊玉佩接了過來,淡淡道,“那我先走了,改日再來看你。”

老者點了點頭,蕭原轉身而去。那老者看著蕭原漸漸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道,“天道難窺啊,天道難窺,也不知我這樣做是對是錯。”一時之間,臉上盡是茫然淒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