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和獨立中,那麼有犯錯誤的時候,這就需要媽媽的耐心引導。在引導時,可能批評指責是媽媽常用的手段,但媽媽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的心很脆弱,有時媽媽一句無心的批評都可能讓孩子難過好久。
中國有句古話:響鼓不用重錘敲。這也是在提醒媽媽,有時孩子做得不夠好或犯錯時,盡量用鼓勵代替指責和批評,照顧到孩子在自尊心。這樣才能從側麵引導孩子修正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進步。
李思達剛剛學洗衣服時,盡管媽媽一再鼓勵他,但他對自己還是沒什麼信心。所以,當他把自己洗完的衣服給媽媽看時,媽媽感到兒子很不好意思,因為衣服的確洗得不怎麼幹淨,上衣領口處沒洗幹淨,褲子的褲腿處也有一塊沒洗淨。不過,媽媽並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嘲笑和責備之意。因為媽媽知道,如果自己隨便說出個“不幹淨”,就會打消孩子幹活的積極性,這對鍛煉孩子自己洗衣服的能力沒有任何幫助。
所以,思達的媽媽很高興地表揚了他,說:“你第一次洗衣服就洗得這麼好,比媽媽想象的要幹淨多了。媽媽像你這麼大時,洗出來的衣服簡直不像樣子!”聽完媽媽的話,思達特別高興。此後,思達經常自己洗衣服,有時甚至還幫爸爸媽媽洗衣服,而衣服也洗得越來越幹淨了。
孩子畢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很有限,因此思想認識也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麵性。這種片麵性就可能使孩子做事做得不夠完美,或犯錯誤,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對此,媽媽不要總揪住孩子的錯誤不放,而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就容易理解孩子為何會犯錯了。當媽媽能夠體會孩子的心情時,也就能夠原諒孩子的錯誤了。
對於孩子的錯誤或失誤,媽媽要善於用鼓勵代替批評指責,要能看到孩子做得好的一麵,再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讓孩子找到糾正錯誤的途徑,從而逐漸學會完整獨立地做事。
完美媽媽課堂啟示:
啟示一:肯定孩子的成績
每個孩子都有表現欲,也都希望被肯定。媽媽要知道,這是提高孩子積極性的最好方法。孩子在做某些事時,尤其是剛開始,即使進步很小,媽媽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讚揚,這會讓孩子產生成就感,也更願意積極努力。
媽媽不要忽視了孩子哪怕一點點的進步和成績,孩子隻有生活在被肯定的狀態下,才能形成健康的心態,才有自信和不斷前進的勇氣。
啟示二:懂得給孩子留麵子
在麵對孩子做事不夠好或犯錯時,媽媽的目的是讓孩子修正不足,改正錯誤,而不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媽媽要懂得給孩子留麵子,要給孩子傳遞這樣一種信息:雖然你做得不夠完美,但媽媽相信你是有能力的。這樣就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事雖然不夠好,或犯了錯,但隻要努力改正,就會繼續進步。
啟示三:必要時,委婉地給予孩子指導
孩子自身缺乏各種經驗,開始學做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無法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時,媽媽也不要批評,而是先給予肯定,再委婉地教給孩子改進做事的方法,鼓勵孩子繼續嚐試,直到成功。
媽媽手記
當孩子努力學做一些事時,媽媽的態度很重要。如果孩子做得不夠好,媽媽批評了孩子,孩子就會喪失自己做事的興趣;相反,如果媽媽用鼓勵代替批評,孩子就會從中找到自信,也更願意自己嚐試做事。如果媽媽能在鼓勵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的引導,那麼孩子也會做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