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傑調勻了呼吸,心裏不禁喟歎:崔道師不禁如此,還將直覺覺識傳授給洗塵大師,又打造了紫金釵戒贈與爹,將此間的一切秘密都掩蓋得無所找尋!實在是天意弄人,二哥的一個小疏漏便惹來滅門慘禍,紫金釵戒現在又分崩離析,崔道師所掩蓋的秘術便果真是在世間消失了!
紫金黛玉戒不知在誰的手中,即使得到了又能怎樣?除非是天意使然,否則今生今世是不會打開這裏的秘密的。瑞傑想及此,猛然頓住:紫金湘雲戒不是在自己的手中麼?
“玄精玲瓏畔,馥地楚雲飛”,這是湘雲戒的判詞,也就是說還有一處秘密之所我能找到!瑞傑頓時睜開雙眼,環視了一下周圍亮著的十二盞石碗燈,心裏有了主張:尋找湘雲戒的密所去!
按照十二金釵名冊,紫金黛玉戒應該是首件,這間石室應該崔道師修煉道靈法術的發端,好在我無意中發現了這個秘密,沒有錯過入門的機會。瑞傑心存僥幸,對崔道師的新機歎服不已,也對陰陽之道有了新的認識。
“靈氣初聚,乃是道靈法術的根本!”瑞傑兀自思索著,難怪道隱師伯如此看重靈氣修為,沒有靈氣,即使修煉六感覺識,也隻是雕蟲小技罷了。我之前所以能夠聽力超然,除了先天擁有一些靈氣外,師傅所贈的“聚靈丹”功不可沒,可惜的是,那枚能夠吸取“日月精華”自動生長的仙丹竟被自己誤食了!
瑞傑一想起這件事,心裏便後悔不已!師傅還不曾知道這件事,不過自從誤食了聚靈丹,自己的聽力、嗅覺和視覺“三感覺識”變得更強了。
神龕前麵的神像祥和,手中的法器發出點點金石之光,但瑞傑是看不到的,心思全在修習靈氣上。瑞傑小心地催發嗅覺之力,聽覺之力隻保留了三成,以免再遇到胸悶氣短,好用聽力覺識化解。
依照已經熟悉的運氣之法,隻一炷香的時間,神闕穴海便聚集了足夠的靈氣,瑞傑感覺丹田溫熱,靈氣凝聚成團,方心念一動,嗅覺之力緩慢提升。數種氣味一並傳入腦海,辨識了一番才發覺竟然有四種氣味存在:金石之味、靈木之味、炎火之味和水土之味!
此乃五行之味!瑞傑不敢分心,嗅覺之力才提至三成,正好與聽覺之力相當。所謂“陰陽之道,在乎平衡”,兩種覺識相互離聚,互不幹擾。舌尖頂住上牙膛,口中的津液不斷地自然流入腹中,筋脈順暢,氣血互生,嗅覺之力不禁又提升了半成。
“五行之味相克相生,金石之味沉重,靈木之味淺淡,炎火之味濃烈,浮水之味輕靈、玄土之味深厚!”不曾想五行各味均有不同,的確奇妙的恨。
不知道經曆了多長時間,瑞傑毫無疲憊之意,反複揣摩靈氣巡經的路線和感覺,再三體味神闕穴海內凝聚靈氣的意向,發覺靈氣並非是散而不聚的,也不是聚而不散的,而是時而浮動飄散,時而凝聚成團,但所有的形狀都是與心念相通!
靈氣的聚散之間,便有了嗅覺和聽覺之力的變化。五行相生亦相克,五感也是一樣,此消彼長是規律,陰陽平衡是依據,五感交織達成平衡,覺識才會調和。
到了後來,瑞傑幹脆放棄修煉覺識,單獨修習靈氣凝聚之法,從生澀無知到小有所成,正應了張真人所言:“修煉一途要漸變,而不要頓變!”“頓變”之法並非沒有好處,可以瞬間感悟覺識,免去了不必要的探尋。
瑞傑如老僧入定一般,丹田內的靈氣充盈後便不再修煉任何覺識,而是在某個時間渾然睡去。此為“養氣”之法,血氣乃人之性,修心為重;驚精魂則是人之命,修身為重。我現在隻修心修性便可,有了充足的靈氣,六感覺識何愁不伺機而發?!
瑞傑醒來之際,石室內的石碗燈已經熄滅,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禪香,不知子醜寅卯。再探尋神闕穴海,一小團靈氣正漂浮在那裏,丹田之處仍有溫熱之感。
站起身來為神像敬香,伏地行叩首之禮後,瑞傑退出石室,關嚴了兩扇石門,隻聽“哢哢”兩聲響動,太極圖上的陰陽魚魚眼便多了兩隻石球。推了推石門,紋絲不動,瑞傑才放心地向洞口走去。
淒冷的寒風勁吹,大片的雪花飛舞。瑞傑站在懸崖前麵望向空中,整個天空陰暗之極,竟然分辨不出時間來。正兀自思忖之際,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到耳中,瑞傑心念一動,從神闕穴海抽絲一般飄出一律靈氣,慌忙催發聽覺之力,才辨識出那腳步竟然是小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