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姑娘被中國“驚嚇”(1 / 1)

法國姑娘被中國“驚嚇”

雜誌·中國

作者:劉紫薇

七八年前,法國姑娘Alice De Brancion還在巴黎讀中學時,她的學校便與北京大學聯合組織了一次交流活動,她也因此有機會到北京參觀,從此對那裏的山山水水念念不忘。

中國人在她的印象裏特別熱情,尤其在那時,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還不是特別多,路人看到“洋娃娃”似的她總是會紛紛停下來拍照。

為了能再到中國好好轉一轉,在讀文學碩士期間,Alice De Brancion幹脆直接把自己的巴黎新索邦大學扔上“冷板凳”,隻身來到上海繼續求學。

再次來中國,Alice De Brancion發現西方人生活在像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裏已經是很平常的事兒了。在上海,Alice De Brancion甚至總結出了一個快速區別遊客與本地人的方法:如果這個人不住地盯著過往的外國人看,那就八成是遊客;如果這個人對外國人熟視無睹,那這就一定是個上海人。

動身來上海之前,Alice De Brancion就下定決心,這一次到中國生活和學習,一定不要隻混在法國人的小圈子裏,得從語言到生活習慣完全“打入中國的內部”才行。雖然在上海吃西餐很容易,她還是照貓畫虎地學中國朋友炒起了青菜,燜上了米飯。“我還開始試著用電飯鍋了”, Alice De Brancion非常自豪地說,“這東西真是挺神奇的!”會做中國菜成了Alice De Brancion來中國後最大的欣喜。

鳳爪和豬蹄這種“手手腳腳”的食物對Alice De Brancion而言則是十分“驚悚”的。在下了半年的決心之後,她還是沒敢嚐一嚐。不過她坦言所有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最開始她連茶葉蛋都不敢吃,因為顏色看上去“很嚇人”,但現在她已經成了茶蛋攤的常客了。

Alice De Brancion曾在北京看到很多人打太極拳,覺得利用時間來運動是件好事兒。她還驚喜地稱讚了中國學生在課間總要做一套廣播體操來活動身體。要知道,在法國,要是有十分鍾的休息時間,每個人都樂意找個地方一坐,發呆,什麼也不做。不過,Alice De Brancion或許還不知道不做課間操屬於違紀,弄不好還要扣分這種事情,就讓她蒙在鼓裏吧。

Alice De Brancion的朋友Amandine在雲南某風景區旅遊時,曾驚訝地發現景區的公共廁所內的隔板是用透明的有機玻璃做的:“這不簡直跟什麼都沒有一樣麼?”她疑惑地對Alice De Brancion說,“我們一直以為東方文化是相對保守的,沒想到中國人對身體的觀念這麼開放!”後來,在其他中國朋友對“透明廁所”表示出了一樣的驚訝時,這件事才變成了大家之間的內部笑話。對於她們來說,中國是個有趣的國家,有很多多麵性,是需要花時間才能走進的。

和很多留學生一樣,Alice De Brancion在中文的學習中經曆著嚴酷的考驗。且不說那些刁鑽古怪的問題,單單是基礎的給拚音標注聲調都要讓他們迷糊好一陣子。從拚音到寫字、發音、聽力練習,甚至是課堂對話,這一套下來簡直和中國人學英語的架勢沒什麼兩樣。“從起床到睡覺,腦子裏全是中文。”如今,Alice De Brancion的漢語水平已經漸漸地提高了,“我走在街上的時候,已經能聽得懂一些談話了。”Alice De Brancion得意地說。

隨著夏天的到來,Alice De Brancion在中國的學習生活也就告一段落了。她正在用筆記錄下自己在中國經曆的故事,期待著有一天或許可以給法國人講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