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學打招呼-主動開口是訓練口才的第一步(3 / 3)

這時候,秀秀不好意思地笑了。從那以後,秀秀見到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也知道主動打招呼了。

鼓勵,是最能幫助一個人進步的方法。在秀秀沒和老師打招呼也沒和幼兒園的小朋友說話時,秀秀的媽媽並沒有對秀秀做過多的幹涉,但在秀秀主動與小強哥哥和小強媽媽打招呼時,兩位媽媽都毫不吝嗇地給了鼓勵和表揚,這是秀秀後來能夠和其他人主動打招呼的重要原因。

許多兒童教育家都非常重視鼓勵的作用。如果把孩子比喻成樹苗,鼓勵和表揚就猶如水分,有了水的澆灌,小樹苗才會健康地成長。這個道理很簡單:人本能地都喜歡被別人喜愛、被別人理解,孩子的心靈猶如玻璃般透明,更需要父母的嗬護與賞識。而鼓勵和表揚就像是自信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讓孩子有了做事情的勇氣和力量。

當然,有的父母會這樣認為:如果“問聲好”都要表揚,那豈不是什麼事都要表揚?老是表揚,會不會滋生孩子驕傲的心理?父母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並沒有真正地了解鼓勵的含義。

首先,父母要明白:鼓勵和表揚是為了給孩子注入更強的自信心。沒有自信心,孩子不但不會和人打招呼,做其他事情也不容易成功。其次,當孩子剛學會與人打招呼時要多鼓勵,在孩子已經養成打招呼的習慣時,就不必次次鼓勵了。

所以,父母要學會如何表揚和鼓勵孩子才會更有效果,也要學會如何鼓勵才能避免不好的後果。下麵我們就為父母總結了幾條方法。

1.充滿愛意的鼓勵

父母在鼓勵和表揚孩子時,不要隻是運用泛泛的語言,而應該是充滿愛意的舉動。我們可以摸摸他們的頭,把他們抱在懷裏,充滿愛意的舉動加上鼓勵的話,這樣就會讓孩子有更溫暖和更深切的體會,從而燃燒起自信心。

2.不該表揚的時候別亂表揚

有的父母聽到表揚的作用,就開始濫用這種方法。其實,這樣也是不對的。表揚一定要實事求是,如果孩子做得不好或者不對,父母也隨便地表揚一通:“你真棒!”孩子就會想:“我做得對,你表揚;做得不對,你也表揚,這表揚有什麼價值?”那麼表揚就會對孩子失去作用。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孩子和人打招呼的方法不對或言辭不妥當時,父母要給予糾正,也可以做出適當的、委婉的批評,或者暫時不要吭聲,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做法哪裏不妥。可以給予鼓勵,但一定不能沒有原則地亂表揚。

3.表揚不要誇大其詞

對孩子的良好表現,父母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和表揚,也就是說誇獎要適度,不可誇大其詞地誇獎。

比如說孩子僅僅是和別人問了聲“你好”,父母就過於興奮地說:“孩子,你太棒了,你的口才太好了,簡直是個語言小天才。”這樣誇張的表揚,孩子自己也不會相信。

不切實際地過度表揚,還容易造成孩子的虛榮心,效果會適得其反。所以,我們要牢牢把握住表揚的“度”。

不和陌生人說話好不好

這一天,小天和媽媽一起外出買東西。媽媽在一個小商店裏和老板討價還價,小天就站在商店門口等媽媽。這時走過來一個叔叔,看見小天站在那裏,就問他:“第五小學是不是往前麵走?”

小天知道第五小學就在前麵,他就在那個學校上學,但他並沒有理睬這個人,而是往媽媽身邊走了幾步,站到了離媽媽更近的地方,因為媽媽告訴過他,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現在的社會太複雜,壞人太多,即便是打招呼都不行。

這位叔叔看小天不吭聲,就往跟第五小學相反的方向走了,小天一看心裏很著急,這位叔叔往那邊走肯定找不到學校。他本想叫住叔叔,但想起媽媽的話,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下去了。

的確,故事裏小天媽媽的擔憂是正常的,社會上確實有一些騙小孩的事情發生,電視裏、報紙上也有一些這樣的報導。麵對複雜的社會環境,父母當然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簡便易行的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遠離陌生人。

不但父母這樣要求,有些學校也有明文規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可否認,父母和學校這樣要求孩子,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但這樣就能保證孩子的絕對安全嗎?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就沒有負麵影響嗎?完全不和陌生人說話,堵住了孩子鍛煉口才的一個重要渠道,這樣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語言小天才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個擁有良好口才能力的人決不是一個對陌生人冷淡的人。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他們之中有好人也有壞人,拒絕和所有的陌生人說話,等於在告訴孩子:所有的陌生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有的父母會說:“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我必須這樣做!”但事實上,這是一種疏於教育的懶惰的借口。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是應該的,但不可矯枉過正,也不可“一刀切”,而是應該讓孩子學會警惕陌生人,讓孩子學會判斷哪些陌生人是可以說話的、陌生人的哪些話是可以聽的、哪些話是可以和陌生人說的。

如果用一個武斷的規定就割斷了孩子與陌生人之間的互相信任,這不是教育,而是弱化兒童的判斷力與自我保護能力。與其不讓孩子與陌生人說話,阻斷兒童與成人的天然聯係,不如讓大人們好好地做好社會的淨化工作,讓孩子能放心地和陌生人說話。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教孩子放心大膽地和陌生人說話呢?把握以下幾條原則,父母就能放心不少。

1.可以和陌生人打招呼,但不要過多攀談

當有陌生人向自己的孩子求助的時候,或孩子需要尋求陌生人幫忙的時候,用簡單的幾句話解決問題就可以了,不要過多地攀談。就像上麵故事中的那位叔叔問路,孩子告訴他怎麼走就行了,其他的話不要說太多,以免把不該說的都說了,給可能的壞人可乘之機。這樣,孩子既能進行語言上的鍛煉,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

2.無論陌生人怎麼誘惑,都不能和陌生人一起走

不可否認,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壞人,針對孩子年齡小、容易上當受騙的特點,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誘惑孩子。對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要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無論陌生人說什麼甜言蜜語,給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做出什麼承諾,或說認識家裏的什麼人,都不能和陌生人一起走。如果遇到這種不停誘惑自己的陌生人,就不要理他們,而是要離他們遠遠的。

3.家庭隱私絕對不能告訴陌生人

父母還要提前告知孩子,如果有陌生人向孩子打聽家裏的情況:父母叫什麼名字、在哪裏工作、是什麼職位、家庭住址在哪裏、自己在什麼學校上學等,隻要牽扯到自己和家人的事情,一律不能告訴陌生人。有不良企圖的陌生人看到孩子的口風這麼緊,自然就會灰溜溜地知難而退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給孩子灌輸“陌生人都是壞人”的觀點。一旦孩子有了這種思維,那麼必然會用緊張、壓抑的心態來麵對世界、麵對他人,這個時候的他怎敢開口說話?怎能收獲一份過人的口才技能?

孩子打招呼要注意哪些方麵

有一天,小美走在路上,看見有個同學騎自行車迎麵過來,她連忙大喊:“輝輝,輝輝!”

輝輝也匆忙地回答她:“小美,你好!”說完騎著自行車就要過去。

小美又喊道:“輝輝,你作業做完了嗎?”

輝輝已經掠過了小美身邊,沒聽清楚小美說的這句話,於是扭頭大聲問小美:“你說什麼?”

小美正要說話,突然看到輝輝迎麵過來一輛電動車,連忙大喊:“輝輝,小心!前麵!”

輝輝連忙回頭,一個急刹車停下來,對麵的電動車也停下來了,電動車的主人對著他吼道:“騎車幹嘛往後看?”輝輝一頓解釋、道歉,對方才離開。

這時,小美也走了過來。輝輝生氣地跟她說:“我騎著自行車,你跟我說什麼話啊?有什麼話不能明天到學校再說嗎?”

小美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輝輝,媽媽告訴我見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說話,所以……”

打招呼是訓練孩子口才的第一步,是孩子接近對方的“借口”,也是打開交談雙方“話匣子”的有效方法,但是,孩子都會打招呼嗎?知道打招呼要注意些什麼嗎?像故事中的小美那樣打招呼的方法對嗎?

要想打好招呼,表達出與人交往的誠意、發揮口才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學會打招呼的正確方法。因為打招呼的對象、場合、時間和對象的親疏遠近不同,打招呼的方法也會不一樣。

1.孩子打招呼要看對象

對象不同,孩子打招呼的內容就會有所不同:遇到師長要說尊稱:“老師,您好!”或者“阿姨,您好!”和同學打招呼可稍微隨意點:“小華,早!”和父母打招呼應該說:“爸,您下班了。”

如果打招呼的對象中既有長輩又有同輩,孩子要注意先向長輩打招呼,後向同輩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小朋友們好。”如果打招呼的對象很多,可以這樣打招呼:“大家好啊,在聊什麼呢?”

總之,根據打招呼的對象不同,要轉變自己的稱呼、內容、語氣、方式等,如果打招呼的內容千篇一律,不僅對方不愛聽,自己說著也沒意思。

2.對象的親疏遠近不同,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同

孩子和熟悉的、親近的人打招呼要親切、自然,不要有過多的客套話,例如和媽媽打招呼:“媽,您起來了。”和同學打招呼:“小明,等等我。”和小區裏每天都碰到的小朋友打招呼:“朋朋,又在玩皮球呢。”

而和陌生人打招呼就要禮貌客氣多了:“叔叔,對不起,打擾一下,請問……”或者:“您好!請問……”切記不要用這種不禮貌的打招呼的方式:“哎,那個穿紅衣服的……”這樣打招呼,對方要麼會不理睬你,要麼會惡狠狠地瞪你一眼:“你跟誰說話呢?”

所以,孩子要根據親疏遠近關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才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口才好的人。

3.相遇的時間和場合不同,打招呼的方法也不同

孩子還要注意和打招呼對象相遇的時間和場合,如果對方是在上班或辦事情的途中,打招呼要簡潔,說聲“你好”就可以,切不可囉哩囉唆,甚至纏住對方攀談,這隻會令對方反感。若對方正在和別人說話,那麼你不打招呼會顯得沒有禮貌,說得太多又會打擾別人談話,這時不妨點頭微笑。如果對方是在比較空閑的時候,則可以多說幾句。

在公共的或有其他不熟悉人在場時,打招呼要正規,即便是熟人也不能過於隨便,尤其不要問私密的話題,例如“嗨,小琳,這次考試你考了多少分啊?”這些話題在有別人在的時候,對方不會想說。

4.打招呼時的態度要主動、真誠和自然

除了準確運用打招呼的方式方法,還要注意打招呼時的態度。首先打招呼要主動,禮多人不怪,不要總等著別人先打招呼,否則就很容易讓人誤會你驕傲。其次是要有誠意,發自內心地向他人表達尊重之意,即便是簡短地打招呼,也要看著對方,說話要真誠,不虛偽。最後態度要大方、從容、自然,不能緊張地想說又不敢說,或者隻有稱呼沒有問候,叫聲“阿姨”就匆匆忙忙走了。

真誠、自然地打招呼,一定能獲得他人的暗自稱讚,良好的人際關係由此而生,好口才的大門就此打開。

5.視環境打招呼

案例中的小美,雖然打招呼的語言沒有錯,但這不是一個適合打招呼的環境,所以自然也有些不恰當。所以,父母就應該提醒孩子,諸如在馬路上、體育比賽中就不要打招呼,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