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玉佛寺(1 / 2)

玉佛寺座落在一座並不高大的孤山之上,透過一片花紅柳綠之間,隱隱可以看到一座占地隻有一畝大小的寺廟,隻從外牆上看,這座寺廟已經曆了許多年月,牆壁上雖說風吹雨淋的留下了道道歲月的痕跡,卻並不破敗。

此時雖說已到了太陽將近落山之時,但寺廟的大門依然有大批的善男信女進進出出,顯的好不熱鬧。

玉佛寺是方圓千裏內香火最為鼎盛的寺廟,對,的確是最鼎盛,沒有之一——因為方圓幾千裏之內除了玉佛寺,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寺廟。

當地人隻要提起這玉佛寺無不豎起大拇指,接著一臉鄙視的說一聲“奇葩”。

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原因有二。

其一,天下間寺廟中的佛像莫不是泥塑金裝,而這玉佛寺呢,寺廟中所供的佛像居然是用一大塊晶瑩無睱的美玉所雕,按理說這出家人應該以一種超然物外的姿態站在世人麵前,哪怕就是裝也要裝個樣子出來。

但這玉佛寺卻與世間其它的寺廟大相徑庭,不隻是廟中所供的佛像是美玉所雕,就連飲食也開了佛門的先河,一般來說,寺廟內的飯食多為粗荼淡飯,青菜素齋,而這玉佛寺中卻是錦衣玉食、大魚大肉。

若上麵的看作是獨立特行的話,那麼,其二才是真正的奇葩之處。

世間所有寺廟的方丈、主持等等都是一副有道高僧的樣子,而這玉佛寺的主持卻是一名極其美麗妖嬈的女子,但無論是誰提起這玉佛寺的住持時,無不嘴角掛著微笑,似對著玉佛寺有女主持這回事已見怪不怪。

話說玉佛寺的這位女主持,雖說年齡不大,但她的出現卻極富傳奇色彩,這位女主持曾經是山下某位大戶人家大少爺的末房小妾,據說早些年這位大少爺對這位小妾寵愛有加,但這位小妾卻耐何身體贏弱、無福消受。

這位小妾常年到頭疾病纏身,也不知花了多少銀子,看了多少名醫,不隻是不見好轉,反而身子骨一天比一天的消瘦下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便從一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兒變成了病怏怏、憔悴不堪的病婦。

而這大戶的這位大少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以前在位小妾沒生病前,明光照人之時的那種態度急轉而下,看見這位小妾極為厭倦,不是打便是罵。

這位昔日明光照人、極受寵愛的小妾在大少的百般虐待中眼見不活,而這位大少看到小妾這副要死不活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接讓下人用席子將這位病重的美人兒拖出去扔到了山林間,他自生自滅。

俗話說的好,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有句話叫做人有旦夕禍褔,這話一點也不假,就說這位大少爺,在將小妾丟到山上後沒幾天便一在夜裏一命嗚呼。

據查驗過大少爺屍體的郎中醫師所說,這位大少爺是在極度興奮中死去,至於這位大少到底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情讓他能夠興奮的死去,那就隻有大少爺自己知道,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而那位病的即將死去的小妾在被大少爺送去山上後沒幾天卻又神彩熠熠的走下山來,容顏不但恢複了往日的俏麗,反而美麗更勝往日一籌。

而這位恢複了容顏的美人兒在山下聽到大少爺暴斃的事情後,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就在女子下山後的第二天,她便當眾宣布:因她自己久病成醫,在過去一年間對於岐黃之術頗有些心得,所以決定懸壼濟世,普濟世人,對於窮苦之人不隻是免費醫治,而且還贈送藥石。

一時間,街頭巷尾,無論男女均對這女子交口稱讚,更是有人私下說起這女子時一口一個活菩薩,就這樣,這女子的名氣一天天的大了起來。

話說玉佛寺自多年前便一天天衰敗了下去,不要說香油供奉了,就連上門燒香的信徒都越來越少,廟內的這群好吃懶做的佛家弟子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不少和尚實在待不下卻便下山的下山,去別的寺廟掛單的掛單,更有甚者下山做起了攔路打劫的買賣。

廟中的長老和老一輩的和尚看著眾佛家弟子成了如此模樣,哪裏還有一點出家人的樣子,不由的心中暗暗著急,而那懸壼濟世女子的消息就在這時傳到了幾位長老的耳中,這幾位長老經過一番合計之後,便將這女子請上了山。

話說玉佛寺請這女菩薩上山那天,也是山下小城中這幾年來的最大一宗盛事,玉佛寺中幾十號生的白白胖胖的大和尚敲鑼打鼓,披紅戴綠地用八抬大轎將這位女菩薩請上山,做了玉佛寺自建成以來的第一位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