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分艦隊雖然裝備比北方艦隊差一個檔次,但羅日斯基中將的海戰能力較強,對海洋的理解較深。
第一參謀秋山判斷,黑海分艦隊的威脅性要遠大於北方艦隊。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大將:“秋山君,你是否過慮了?種種跡象表明,這支艦隊存在很多問題,我不認為這是一支多強大的艦隊。”
秋山:“司令,艦隊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不在於武器先進與否,而在於人。艦隊司令是艦隊的靈魂,是艦隊戰鬥力能否發揮的關鍵,根據我的了解,羅日斯基中將的海戰能力不可小視,跟那些陸軍出身的艦隊司令不可同日而語。”
東鄉大將:“哦,秋山君都認真對待的敵人,肯定不簡單。那麼你準備怎麼應對這支遠道而來的艦隊呢?”
秋山遞過去一個報告:“正如司令所說,這支艦隊的目的地是海參崴軍港,長途跋涉後休整幾個月後才會與北方艦隊一起主動與我軍決戰,肯定要從對馬海峽經過。這一個月來,我苦苦鑽研迎敵之策,終於想出了這個計劃,還望司令指點。”
東鄉大將仔細地看了看這份名為《七段擊》的作戰計劃,陷入了沉思。
秋山講解道:“如果把聯合艦隊和黑海艦隊遭遇的日期設為X的話,這七次攻擊的內容就是:
1.X日白天,首先爭取在對馬海峽以南,長崎縣西部的五島列島進行戰列艦決戰。
2.X日夜晚,艦隊北上,在對馬以南由驅逐艦和魚雷艇進行夜間奇襲作戰。
3.X+1日白天,在對馬海峽西水道再進行戰列艦決戰。
4.X+1日夜晚,用驅逐艦與魚雷艇夜間奇襲作戰。
5.X+2日白天,在北部的鬱陵島附近繼續戰列艦決戰。
6.X+2日夜晚,用驅逐艦與魚雷艇夜間奇襲作戰。
7.X+3日白天,在海參崴外海進行最終的戰列艦決戰在對方到達海參崴之前務必全殲敵人。”
東鄉大將:“我對這個方案的理解就是,聯合艦隊要向黑海艦隊主動纏過去,逼迫對方提前進入不利的決戰,但這樣的意義何在?在預定地點提前大回頭,占據丁字戰法的橫陣位置不就行了?”
秋山:“這次的敵人是正規的海軍,不再是坐著軍艦的陸軍,一定會機動靈活的作戰,我覺得敵人的目的是盡快到達海參崴軍港,肯定要回避決戰,機動脫離包圍而不會被動挨打,即便進入丁字戰法的不利位置,也會馬上機動脫離我軍的陷阱,守株待兔是不行的。”
“所以我軍要主動纏過去,進行護航式圍堵,要在運動中進行多次大回頭,而且要預判敵人的逃離方位,不斷圍追堵截,炮戰中不斷消耗敵人的艦艇。這是一場運動戰而不是陣地戰,一次打擊無法決定戰爭勝負,所以我分為了七次打擊。聯合艦隊利用裝備優勢以及訓練優勢,有望在執行第七次打擊前戰勝敵軍!”
“而且敵人很可能會分散突圍,打亂我軍計劃,讓我軍應接不暇。到那個時候,聯合艦隊的各個分艦隊司令要發揮主動精神,獨立判斷,獨立執行對敵人一部的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