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洛林遭遇戰(1 / 2)

在列日行省中部與北部爆發了農民起義,領頭的正是皇帝屠村的那個村子的幸存者們,皇帝經過以後,當地政府馬上征收沉重的苛捐雜稅為皇帝買單,民眾們敢怒而不敢言。在倭國間諜的煽動下,這些原本膽小懦弱的農夫揭竿而起。

起義軍揭露皇帝的腐敗殘暴,聯合起更多的村子,打倒腦滿腸肥的容克地主們,分田地,起義的大火已成星火燎原之勢。

列日行省是回柏林的必經之路,驚恐的皇帝馬上從右翼集群中抽調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前去圍剿。於是,馬恩河附近隻剩下三個集團軍,不到45萬的兵力,加上左翼的兩個集團軍也隻有75萬人。而與他們對陣的是90萬維西法蘭西國叛軍,原本政府軍占據微弱優勢,但現在兵力上已經陷入劣勢,圍殲對手的施裏芬計劃受到了兵力分散的製約。

“切莫分散我右翼兵力!”危急之中,皇帝已經忘了施裏芬計劃的這一關鍵,隻想著趕快撲滅起義軍,以趕快回到安全的柏林才是正事。

叛軍得知政府軍主力集中在右翼,開始大舉進攻荷比行省,然而被困列日要塞之後,馬上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

在會議上,米歇爾元帥通過目前掌握的情報進行大膽的推測,他認為政府軍要實施大迂回,意圖是一舉包圍並殲滅維希法蘭西國北部邊境的叛軍主力。

米歇爾元帥:“諸位將軍,我建議陸軍主動撤離北部邊境,在蘇瓦鬆、蘭斯一線集結主力部隊,設立第一道防線,在巴黎、馬恩河一線設置第二道防線,節節抗擊,定能粉碎敵人的圍剿,轉入持久戰,再加上西部盟軍的牽製,皇帝的軍隊必然勞而無功,大敗而歸。”

陸軍部長梅西米元帥對此堅決反對:“我國的戰略方針就是積極進攻,進攻才是一切!靜坐著等待敵人進攻是最愚蠢的戰法。如今皇帝的右翼大軍70萬受困於列日要塞,正是我軍北上擴張地盤的最好時機,何不向阿爾薩斯與洛林進攻?攻克兩地後可以極大增加我國的戰略縱深。”

叛軍總司令霞飛元帥支持梅西米元帥的看法,維希法蘭西國剛獨立不久,國土麵積並不大,戰略縱深淺,此時向北擴張地盤是極為必要的。提倡防禦作戰的米歇爾元帥受到大部分野心勃勃急於進攻的將軍們的指責,從此被打入冷宮。

11月10日,政府軍右翼被困列日要塞已經數日了,而久攻不克,在霞飛元帥的命令下,叛軍主力從北部邊境出發,開始向天國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展開進攻。

其中,第3、第4集團軍組成右翼集群,共30萬人,向阿爾薩斯南部撲去,要一口氣吃掉萊茵河南岸的上萊茵省。

而第5、第9集團軍組成左翼集群,共30萬人,向洛林的凡爾登撲去。

此時,鎮守左翼的是好戰的巴伐利亞王儲雷希特,負責指揮第6、第7集團軍30萬人。小毛奇元帥給他的任務是在左翼進行堅守防禦,牢牢吸引住敵人的主力,等待右翼大軍迂回到叛軍後方時再從正麵發起進攻,構建包圍圈的對內正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