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站在前麵的人犯了嚴重失誤的時候,如果後麵的人無原則的信任,一味盲從毫不懷疑,那麼結果必然是後麵的人隻能白白當炮灰,集體利益也會嚴重受損。
恩基訓斥了站在前麵的那個青年,正因為他的漫不經心,導致了很多人的時間都耽誤了,犯的錯誤雖然跟惡意插隊的公務員不同,但結果都是很惡劣的。
然後他告誡每個人都要有懷疑精神,不要那麼相信站在前麵的人,為了避免無緣無故當炮灰,必須要懷疑一切。
這件小事給了恩基巨大的啟發,他再也忘不了這個電梯。於是,在第5集團軍裏,恩基開始讓政委們向各連的戰士們講這個故事。在集團軍指揮部,他更是親自向作戰參謀們講這個故事。
當整艘船被風浪打翻的時候,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他鼓勵部下們樹立責任感,敢於進言,即便是已經拍板的作戰計劃,隻要覺得不妥,哪怕隻是覺得一個細節有問題,都要大膽提出來,隻要提出來就可能會挽回由於主官決策失誤帶來的巨大損失,就能避免數萬將士們當炮灰,而且意見被采納的話一定給與獎勵。
恩基在原本雷厲風行追求高效率的獨裁軍事指揮體製中加入了民主的因素,下屬不再隻是負責執行的螺絲釘,也參與到決策中去,決策就不容易有大的失誤。
兵凶戰危,豈能不認真思考,反複推敲?
恩基召集第5集團軍三個軍的軍師級軍事主官以及政委前來開會,商議如何貫徹實施軍事改革。
經過了多日的醞釀,恩基本來以為會很順利,然而,事態的發展超出了他的想象。
第30軍軍長保盧中將發言了:“司令,如今戰爭無比緊張,需要部下高效率的執行而不是無限的質疑,哪有時間去推進這一要命的改革啊?”
第49軍軍長吉姆中將也跟風:“確實如此,而且這樣一來對指揮員的權威是種打擊,我們要維護指揮員的權威!”
恩基司令:“你們說的沒錯,現在戰爭確實無比殘酷,時間無比寶貴,但越是如此,決策就越需要反複推敲。等漏洞被敵人發現了,等戰敗了,一切都晚了。”
“指揮員的權威來自打勝仗,能打勝仗才能贏得部下的信任,等戰敗了也就談不上什麼權威了。”
“我們這些決策者們都以為自己無比聰明,所以能領導數萬軍隊,決定這支軍隊的命運,但實際上確實如此嗎?我們的思考就永遠正確嗎?就永遠無懈可擊,沒有任何漏洞嗎?”
“這段時間大家都聽說了電梯的故事,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就像站在電梯最前麵的那個青年嗎?後麵的人們對我們無比信任,然而我們的失誤,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在戰爭中可不是耽誤幾十分鍾那麼簡單了,而要付出血的代價,那些信任我們的人會帶著對我們的無限憎恨當炮灰。”
“一句話,是指揮員的麵子重要,還是打勝仗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