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生活製度
小兒一天的主要生活內容包括睡眠、吃飯、大小便以及玩耍。如何合理地安排好這些生活內容,對小兒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從小為小兒建立合理的生活製度,使小兒的生活有規律,神經係統、消化係統能協調工作,還有益於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睡眠對小兒很重要,因為小兒的神經係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大腦皮層的特點是容易興奮,又容易疲勞,如果得不到及時的休息,就會精神不振,食欲不好,以致容易生病。如果睡眠充足,可以使腦細胞恢複工作能力。小兒睡眠充足,醒來後情緒就好,並且睡得好,長得高。科學家曾測定,小兒在熟睡時的生長速度是清醒時生長速度的3倍。小兒在睡眠時分泌生長激素,較清醒時多。一般這個年齡的小兒每天需睡13—14小時,每天睡1—2次,每次1.5—2小時,晚上睡眠10小時。
小兒的消化功能較弱,每次食量不宜過多。為保證小兒能從膳食中得到充足的營養,應增加餐次,一般說,這個年齡的小兒每天需就餐5次,包括吃飯和吃奶及點心,兩餐之間間隔約3小時左右。
小兒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比較迅速的時期,應保證有一定的活動時間,包括室內活動及戶外活動。每天戶外活動時間至少應有2小時,使孩子能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每個小兒都有各自的生活規律特點,家長應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為孩子製定生活製度。在製定生活製度時,吃飯和睡覺應是中心環節,家長首先要把小兒每天吃飯、睡眠的時間固定下來,再穿插配合其他生活內容,形成一定的生活製度。
2.衣服的式樣
便於穿脫
1歲半寶寶可以逐漸培養自己穿、脫衣服,衣服不要有許多帶子、紐袢和扣子,內衣可為圓領衫,外衣釘2~3個大按扣即可,容易穿脫。
不影響活動
1.上衣要稍長,以免活動時露出肚子著涼。
2.不宜過於肥大、過長,使孩子活動不便;不宜太瘦小影響動作伸展。
3.衣領不宜太高太緊,以免影響孩子呼吸,限製頭部活動;最好穿背帶褲,因鬆緊帶太緊易影響呼吸運動、骨路發育;太鬆則褲子易下掉影響活動。
4.女孩不宜穿過長連衣裙,最好穿兒童短褲,以免活動時摔跤引起事故。
3.孩子的打扮
寶寶不宜燙發和化裝。
不宜男扮女裝式或女扮男裝。
不宜穿緊腿褲。
不宜穿過於貴重精致的服裝。
4.培養穿脫習慣
培養孩子穿戴整齊和愛整潔的好習慣。教寶寶穿戴衣物時,衣褲要扯平,外衣要扣好,係好鞋帶,戴正帽子;脫下的衣褲鞋襪要按順序整齊地放在固定的地方。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逐步培養寶寶穿戴衣物的能力。
1歲後要鼓勵寶寶自己穿戴衣物。
可先學戴帽、脫帽、脫鞋、脫襪子、脫去簡單的內衣、內褲和上衣,再學穿鞋、穿襪子、自己穿上鬆緊褲子,逐漸培養起自我服務的能力。
要給寶寶仔細講解每一個動作。如脫衣,要先把著孩子的手放在背後,使孩子一隻手拉住另一隻袖子往下拉,另一隻手往上抽;解扣子,右手手指按住扣子,從扣眼裏往下按,左手往外拉衣服。要循序漸進。
如12~14個月孩子能抓起帽子戴在頭上,但過1~2個月才能戴正。寶寶在學穿鞋時開始分不清左右,穿襪時不會扯後跟。
因此,要仔細、耐心、循序漸進。如讓寶寶脫掉已脫去一隻袖子的上衣或已拉到膝蓋的短褲,穿鞋前將鞋先擺好,係鞋帶的鞋可改成結扣子的鞋:用鬆緊帶穿進結帶的洞裏,在末端釘上扣子,以便穿、脫;同時應先做示範動作,然後讓寶寶自己練習。並給孩子講解衣物的名稱、顏色及各種穿衣的動作,以提高寶寶獨立穿衣的興趣,及早掌握與穿衣有關的語言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