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距離之前尊幕派第二支反擊艦隊全軍覆沒已經有3天多的時間了,在這3天近4天的時間裏,日不落第一遠征艦隊完成了重聚在了四國內海並反攻比亞內海第一階段的戰略部署:奪下種子島。
這座整體麵積連撒丁群島2分之1都不到的小道,是比亞內海東北方向最偏僻的小島,但同樣也是比亞內海至四國內海黃金航線的中點,本身其油水並沒有多少,島上土地貧瘠,人口也隻有4千多人,但戰略位置倒還不錯,再加上孫林這一路攻下了必須要建立起幾條軍需補給線與中轉站,而種子島又是個不錯了選擇。所以在劃定進攻路線的時候,孫林果斷放棄了索利所提議的取兩點之間最短,但具有一定危險的外海航道,轉而將一條S型的航道定為行軍路線,而種子島則成為了進軍航線第一站點。
幕府的兩次反擊雖然沒有將西夷諸島聯合國的糧草、軍備與錢財消耗一空,但卻將國內的老兵與戰船給打空了。這種結果導致現在,日不落的戰艦天天在港口外溜達,但西夷這邊卻連屁都不敢發,而在對戰時,明明日不落一方隻有100人,卻硬是把己方三隊400多名足輕給打的隻能逃跑,在那些西夷軍官看來,那日不落好像就是有神在保佑他們一樣。而這種想法最終導致西夷一邊是越打越差,士氣一直處在低穀,當然其它方麵的影響也有,比如那些戰敗的西夷指揮官居然產生了一種十分奇葩的想法,就像:“日不落一方都是有天神在保佑,隻要信仰基督教就不會戰死者”這之類的,結果過後來當孫林決定聯合除掉具有潛在危險的大乘佛教時,孫林哭笑不得的發現,大部分大乘佛教的信徒在暗地裏都已經變成基督教徒了。
既沒有老兵來訓練新兵,又沒有戰船來防禦島嶼的海岸線,日不落攻取任何一個島嶼就像是囊中取物一樣輕鬆,每次隻要讓幾十艘****突擊艦衝上前用海軍蠍子弩與擲罐弓輪番轟射幾輪,然後在讓巨弩弩兵下船做可移動調節的遠程支援,讓重裝劍士吸引敵方箭矢掩護彰義隊前進,最後再讓彰義隊衝進天守裏麵,不用說衝到天守閣前,這些具有驚嚇敵方步兵效果的彰義隊隻要在天守第一層屠戮幾十名西夷足輕,這些沒進攻戰火洗禮被嚇破膽的新兵就全部投降,甚至還兵變反過來幫日不落將那些留守在天守中效忠幕府的家臣團成員給宰了,種子島上的天守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戰鬥雖然都如此輕鬆,但孫林對西夷卻越是警惕,雖然自己這邊連續兩次全殲敵方老兵部隊,還順帶幹掉了近30個西夷大小家族的族長與精英部隊,但孫林才不相信這些家族族長在走之前不會不留下一張底牌給自己的後代,或是領導管理者。這些陰謀詭計天天算計來算計去的家族族長們不會不知道自己的領地與天守才是自己的立足之本這個道理。
但迄今為止的3天中,包括種子島天守戰在內的,還有幾次本丸(比天守防禦力略差些)的攻城戰,孫林的士兵所碰到的居然全是新兵,就連家臣團的戰鬥力也比兩次反擊戰中所碰見的要差的不止一倍,這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