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冉妮堡在大雨中居然出現了泥石流,這讓安德爾特感到一絲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急於攻取柏冉妮堡而使得日不落士兵們逃過一劫的同時,心中也多出了一絲不安,畢竟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極有可能會發生第3次、第3次。
天災雖然不是人所能阻止發生的,但有很多事實能證明天災極有可能是因人為而產生的。此外,作為日不落接下來所要管理的一座在中大陸西域較為重要的城池,如果柏冉妮堡未來還有可能發生泥石流的話就要做好提前防範的準備,所以在略微沉思一陣之後安德爾特就將軍中所有工程兵聚集起來(日不落工程兵可謂是軍隊萬能扳手的存在,因為他們不但是戰爭器械的高級修理工,同樣還是防禦工事的高級設計師,此外向火炮手、配重投石機操作手等因為要在戰場上找到地方建築的薄弱區域,所以有些日不落工程兵還是半吊子的地理學家、勘測員),希望通過這些日不落工程兵找出為什麼之前從未發生過泥石流的柏冉妮堡,卻會在今日發生泥石流這種災難的原因。
而沒過多久,一群不好意思的日不落火炮勘測員,也就是為火炮調整打擊方向的日不落工程兵們將一份報告遞交了上來,作為最早閱讀這份報告的安德爾特在看完後,在輕歎一聲的同時臉上也閃過的一絲愧疚,原因這次的泥石流完全是日不落一方火炮引起的。
眾所周知柏冉妮堡是一座建立在山脈邊上的城堡,而且這座城堡所依靠的山脈內部在修建過後還被掏空變成了柏冉妮堡中的一部分,一個隱藏在山脈內部的一部分。雖然柏冉妮堡的居民因為建築技術超群而使得山脈在被掏空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情況,但人類畢竟不是矮人與侏儒,根本沒有這兩個種族那鬼斧神工般的築城技術,尤其築造山脈內部的技術,所以山脈內部建設在完成的同時也為柏冉妮堡埋下的一個隱患。
當然作為建造者與堡壘設計的那位摩爾丹築城大師,其也在柏冉妮堡被掏空之後發現了這個隱患,同時他也明白隨著山脈周邊樹木的生長,那些樹木的樹根在必定未來破壞柏冉妮堡山脈外表的岩層結構,導致洞內陷入塌方。所以這位摩爾丹築城大師在柏冉妮堡大致結構建成完後,就開始著手改造柏冉妮堡內部結構,這才有了當日不落大軍進入到柏冉妮堡之後所發現的,被後來王者大陸旅遊愛好者們成為山脈中的傳奇——柏冉妮山中城。
經過這位摩爾丹大師臨死之前所凝聚出的心血所改造後的柏冉妮堡山脈內部區域,不但能種植蘑菇這類食物,還有生長出暗水樹這種隻需一點點光亮與大量淡水就能茁壯成長起來,最重要的是其樹根能將散亂的泥沙變為石頭的神奇植物(柏冉妮堡所謂“頂頭林海”就是這麼來的,所指的是那些生長到柏冉妮堡山脈內部上方加固頂部的暗水樹林)。而安水樹的種植也使得這位摩爾丹築城大師無需大型山脈內部會發生塌方事件。
此外,摩爾丹築城大師同樣為柏冉妮堡親自設計了一整個、從柏冉妮堡所依靠的大山頂部一直延伸到山脈內部與柏冉妮堡內城區、外城區的城市水渠係統,這樣不僅能解決柏冉妮堡山脈內部的水源問題,同時還可以防止山脈出現泥石流的可能。
當然這個城市水渠也有弊端:由於不可能向後世那樣在山體內部鋪設管道,所以柏冉妮堡的城市水渠體係有一部分必須暴露在空氣之下,如果有人蓄意破壞柏冉妮堡的城市水渠體係的話,那就極有可能讓柏冉妮堡發生泥石流乃至山洪,畢竟中大陸西域的降雨量雖然不急原世界的英倫島嶼,但也不會差到哪去。
而對於這個問題由於設計者,也就是那位設計柏冉妮堡的摩爾丹大師在當時建築工們發現問題前就已經死去了,而那時還是摩爾丹公國並沒有但是被耶克公國所掌握的摩爾丹皇城(原先叫做斯洛克城,屬於耶克公國,後來周圍公國合並成摩爾丹王國後才被改名為摩爾丹城,至於為什麼以摩爾丹人的名字來命名,因為但是擁有柏冉妮堡的摩爾丹人是合並中所有公國勢力最強的一方)的城市水渠技術。
所以到了最後,眾多摩爾丹工匠們隻好以修改一部分原定城市水渠鋪設區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其中就包括了將城市水渠鋪設在柏冉妮主堡後方的山脈表麵與3麵巨石城牆下:前者是因為在建設者們看來,一般沒有什麼投石機能擊中那裏,更沒有什麼人會無緣無故將石頭投擲到後方,而後者雖然看似危險,時時刻刻都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子下,但隨著城牆的不斷加寬加高,而城牆所采取的石頭都是從柏冉妮堡附近開采出的極為堅硬而巨大的青崗岩打磨成的巨型石塊所堆砌成,所以隻要城牆倒隱藏在城牆後方與內部的城市水渠體係就不會出現損壞,而且最重要的是想要破壞城牆階段的城市水渠體係必須要在柏冉妮堡的3麵城牆上各破壞一處才行,此外就算柏冉妮城牆段的城市水渠體係被破壞了也沒關心,因為在起初設計時那位摩爾丹築城大師就表示,除非將城市水渠體係的兩個主體係全部破壞掉,不然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