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摩爾丹之戰(10)(1 / 2)

“獸人軍團,衝鋒!”隨著陣陣獸吼聲與一名日不落軍官的呐喊聲響起,森林之中突然站起無數名手持巨型重劍的日不落獸人戰士,他們身穿著沒有護膝與護臂、能完全不阻礙其4肢揮舞的、隻有胸甲肩兩甲與裙甲的日不落2分之1重型板甲,向一輛輛巨大的人形坦克衝向了前方真正行進的艾華莎聯合士兵。

“不好!是日不落伏兵!結陣!”身穿著明顯有些古羅馬風格戰甲的艾華莎軍官在看到這些獸人身上銀白胸甲正麵的戰獅圖案後,就立即反應過來知道自己是被日不落軍隊給伏擊了,雖然自己這邊至少有兩個軍團的兵力,但從這些獸人的數量上來看,他們的數量也絕不亞於一個軍團的人數。在這樣的情況下艾華莎軍官立即作出了較為正確的應對政策:擺出防禦陣型。

由於艾華莎聯合王國的部隊與原世界古羅馬的軍隊,無論是在戰甲與武器方麵都近乎達到了一致(唯一有一點不同的是,古羅馬戰士的下身沒有護甲,甚至有時候連一條內褲都沒有,而艾華莎聯合王國士兵的下半身則是穿上了擁有鐵製護膝與鑲入鐵皮的護腿的亞麻褲,甚至有些富裕的士兵,還會在亞麻褲外按上一層皮革護裙,一種乃是由鐵釘、鐵皮與皮革按照鑲嵌甲的製作方式製作出的一種體型較長的裙甲,與東大陸士兵下半身的護裙極為相似)。所以艾華莎聯合王國士兵身上所配備的武器無外乎4種:長矛、短矛、塔盾與羅馬短劍。

當然以上配備一般都是艾華莎聯合王國2線部隊中的艾華莎青年團士兵的配備,作為一線部隊的重裝艾華莎戰士,乃至更為精銳的艾華莎衛士團成員,這些戰士所配備的武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羅馬部隊武器配備的模樣,但事實上卻在細節等方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用於投擲的長矛,艾華莎青年團成員所配備的都是木柄鐵頭的長矛,而重級別在裝艾華莎戰士以上、包括重裝艾華莎戰士在內的艾華莎聯合王國正規士兵,所配備的投石練成一體的3菱體尖錐頭的鋼製長矛,這種長矛身體就像是一根細長的鋼棍,但頭部卻十分尖銳而且帶有放血槽,破甲威力甚至要比日不落輔助騎兵所配備的鋼製標槍還要強悍,同樣的兩級別兵種所配備的長矛的區別也差不多,艾華莎2線步兵配備的是鐵製長矛,而1線兵種以上的則配備的是帶有放血槽的鋼製短矛,至於艾華莎兵種中通用的防禦武器塔盾,2線所使用的是硬木塔盾而1線所使用的是鐵皮塔盾甚至是純鋼製塔盾。

以上3種武器的變化近乎都是在材料與製作工藝上變化,而唯一一種乃是在武器體型上變化的則是短劍,因為2線兵種所使用的鐵製短劍,在到1線兵種乃至精銳兵種後已經變為了晨星,也就是人口口中常說的釘頭錘。對於這種情況其實很好解釋,畢竟現在不再是古羅馬那種以皮甲、鑲嵌甲為主,青銅甲乃至鐵甲為高級貨色的時代,而是以鐵製武器為次級裝備,鐵甲、板甲、重型板甲為主流護具的中世紀時代,短劍那種要威力沒威力的武器又怎麼可能破開敵方士兵身穿的戰甲後擊中板甲之後的肉體呢?所以羅馬短劍換成破甲錘是必然的事情。

至於艾華莎聯合王國為什麼並不是像商業聯盟或是波納聯盟那樣以發展貿易業為主的國家,卻能讓士兵們都裝備上以鋼製品為主的裝備,主要還是因為艾華莎聯盟占據著艾格大道最為重要的一個分叉口:分叉口分出的西支路將通往水麒麟帝國,而南支路則通往3公國區與莫爾塔王國,艾華莎聯合王國在這個分叉口處所收的關稅足以讓艾華莎聯合王國的部隊擁有較為精良的武器。

所謂的結陣,其實隻不過是以千人為一隊集結成四方陣,讓手持複合弓來自艾華莎聯合王國的羅斯弓兵們待在陣中間,然後讓手持長矛的與塔盾的艾華莎步兵們矗立在陣型的外圍,利用盾牌與盾牌之間的縫隙伸出自己手中短矛形成一麵如同刺蝟般的盾牆,為身後手持長矛的艾華莎步兵即將執行的投擲做好準備。

“投擲!”在艾華莎軍官們的吼聲中,之前承受著連綿不斷箭矢打擊的日不落獸人戰士,又受到了來自艾華莎士兵們手中那些長矛的打擊,這些標槍在被艾華莎士兵拋射出落下後立即變成的恐怖的殺人武器,衝在最前麵的獸人戰士無論是聲中一支的還是幾支的,隻要被射中的部位包括頭部、身體上身與下身,無外乎都在下一秒倒下並再也無法站起來,因為那些帶有放血槽的艾華莎特色長矛已經在擊穿獸人戰士的下一刻,也刺穿了獸人戰士的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