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無論下馬奇諾防線被如何修改,有一樣東西的配置卻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同時其數量也沒有減少過,反而還以一種讓孫林本人都感到膛目結舌的速度持續不斷增加著,而這就是新時代早期的熱武器代表——火炮。
目前日不落大帝國共又有3種火炮,即1號火炮、1號改火炮與2號火炮,之所以在1號火炮停產之後還保留並使用其,是因為這些火炮除了重量外在任何方麵都無法超越2號火炮,但因為大戰來臨的原因,所以這些本應該被回爐冶煉成鐵而後重新鑄造成2號火炮或是其它東西的家夥,最終非但逃脫了被回爐的命運,而且還參與了他們最後一場、王者大陸近萬年以來最大的戰役,並與它的接班人一起名震了整個王者大陸。
目前1號火炮除去日不落艦隊上所使用的以外,被安置在下馬奇諾防線上的數量共有400多門,當然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日不落海軍淘汰下來的貨色,雖然沒有炸膛的危險,不過其精準度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孫林並沒有讓這些雖然是去年才生產的,但現在卻已經成為古董貨的家夥被安置在正規箭塔之上,而是與那些毒蠍弩一樣被安置在那些建造地點雖然散亂,卻亂中有序不會擋住後麵一層城牆的上戰友所操控的戰爭器械彈道的小型箭塔上,當然因為火炮在發射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所以這些火炮都被安置在了那些沒有頂蓋、也就是露天的小型附屬箭塔上。同時,由於1號火炮的精準度,所以1號火炮都是被安排在了下馬奇諾防線中的第一道城牆之上。
而作為1號改火炮,也就是威力與重量被再度提升,但是精準度卻又再度下降的重型攻城炮,由於其數量隻有100門不到,再加上其本身重量就十分沉重,雖然下馬奇諾防線兩道城牆的載重力與寬度都能承受的起這些龐然大物,但是卻不一定承受的住這些龐然大物在發射之時所產生的反震力,而且把身軀這麼龐大的火炮放在城牆之上那分明就叫做群嘲,是逼得對方對那處城牆實施集火。
所以為了保證這些龐然大物可以使用,同時又能承受的住這家夥本身的重量與在發射之時所產生的反震力,日不落工匠們在發現這些家夥的射程要比1號火炮高出許多之後,就決定將這些龐然大物全部安放在36座望海堡的主堡內,進行遠程火力支援。
所謂的36座望海堡其實就是原先中大陸西域36座沿海城市,如今這些沿海城市中的市民因為下馬奇諾防線的建立,都已經遷徙向了中大西域內陸,而這36座沿海城市也成為了日不落士兵聚集的地方,同時也是36個存在與下馬奇諾防線中的戰地指揮所。
雖然這36座城市如今還保留著許多城市的麵貌,比如那些寬闊的大街、城市大廳、已經變為日不落軍營一部分的商業區等,不過大體上這些城市已經變成了一座座恐怖的要塞:高達的馬奇諾第二道防線將這些城市一分為二,同時在原本下馬奇諾防線第三道城牆所要經過的地方,也就是這些城市原本靠近內陸的城牆處,城門與周邊地區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36座看上去就能讓攻擊一方感到心寒的主堡。
由於這些主堡可謂是下馬奇諾防線的核心,所以城堡在堅固程度上,設計的甚至要比計劃中第三道城牆還要堅固,同時建築結構也更為複雜,按照那些矮人工匠的說法,如果有100名士兵鎮守這座城堡,那就會有不下1000名士兵陣亡在其中,至於為何如此堅固的、複雜程度比建造第三城牆還要強的建築會比第三道城牆還要早建成,孫林絕對不會告訴任何人,這是他暗中將之前從每個被日不落大帝國所征服的勢力中,所獲得那些具有金錢價值藝術品拿到係統那邊抵押換來的(所謂的抵押就是抵押到係統那邊換取與這些東西價值相等的戰爭值,而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將所換取的戰爭值加上5%的利息返還的話,那這東西就會被係統吞噬掉)。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按理來說,下馬奇諾防線的第一道城牆就是這些城市的沿海城牆,而建立在城市內的港口區域應該在下馬奇諾防線第一道城牆的建成中,被高大的城牆封鎖掉,但事實上這件事情卻並沒有發生,日不落一方除了加強那些沿海城牆,並將原本城內通往那些沿海城牆的入口全部封鎖外,港口區不但沒有被封鎖而其還被保留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