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內海之戰(4)(1 / 2)

在箭雨洗禮下的盟軍水手.........或者說那些被迫成為水手的盟軍水手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密集的箭雨迫使他們隻能舉起並不能夠保護其所有身軀的盾牌,可是為了保證運輸艦的移動速度,卻又必須有人用雙手去維持繩索,不過這些苦頭在盟軍真正的水手進入他們的射界內後終於有所轉變。

“反擊!反擊!”盟軍為了加強每艘戰艦的載人速雖然拆卸掉了戰艦上的艦載武器,但並不是所有的艦載武器全都被拆除掉,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並不是很重的弩車,而此時,獅鷲戰艦前船艙內的水手們正將一支支打磨精細的弩車箭矢裝填進弩車之中。

日不落此前一直使用的弩是以古羅馬帝國的蠍子弩為原型,融合的莫鍛人技術與一些特殊技術合成的戰爭器械,特點是輕便易攜帶,同時穿透力極高且命中率優良。

而盟軍的弩車雖然沒有日不落海戰蠍子弩那麼優良,但畢竟都是由矮人打造出品的戰略器械,正所謂矮人出品必屬精品,再加上盟軍的弩車可是集聚了人類一族幾百年技術的結晶,所以盟軍的弩車看上去和普普通通,但其真實的戰鬥力絕對不比東大陸的連弩車或是亞特蘭帝國的蜂窩弩差,而且據說蜂窩弩就是如今盟軍所配備的利特華弩車的前身。

利特華弩車在獅鷲帝國被叫做鯊弩,在神聖帝國又被叫做銀刃弩,這種弩的特點其1是兩連發,當然並不是東大陸那種類似近代坦克彈鏈裝置,而是矮人工匠以一種奇特的打造方式將兩根弓弦安裝在一個弓身上,並依靠機關讓其依次射出,這種設計比起東大陸的機關術最大的好處在於兩連射不會降低弩炮的精準度與穿透力,同時裝填弩車箭矢將更為輕鬆——東大陸機關術是把一些箭矢堆放在一個箭矢匣中,然後直接將箭矢匣安裝在弩槽之中,這中做法最大的缺點在於把箭矢裝填到箭矢匣中是一個很費力的工程,而且必須要由老手來做,以為如果做不好的話很容易造成整個機械專職卡殼。

“瞄準那些戰艦,開火!”利特華弩車的反擊在一定程度上殺傷了一些西夷武士,但是很快這些配備了一些利特華的獅鷲戰艦就同樣遭受到了日不落一方的針對——等待已久火炮手們在號令聲中點燃了導火索。

“轟轟轟............”比之前更加密集更加響亮的轟鳴聲在海上回響,飛射的炮彈將前方射界之前所有移動的盟軍戰艦身軀撕成了碎片,就在剛剛,西夷戰艦的最高指揮官織田信長下令,所有西夷戰艦在接到此命令的即刻起,所有火炮可以自由射擊,直到將戰艦上所有炮彈全麵打光為止。

就如同泄洪一樣,西夷戰艦們所傾瀉出的彈藥數量甚至達到了每分鍾200發甚至300發,而炮彈所打擊的區域內盟軍戰艦被擊沉的數量再度增加,不過讓盟軍感到一陣激動的是,此時那些“英勇”的運輸艦水手們也終於將掛鉤拋掛上了安宅船戰艦,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此時運輸艦所進攻的安宅船戰艦炮艙內,西夷水手們開始將一種新型炮彈裝填進炮口之中。

這是日不落海軍在最後一次獲取運輸艦補給之時,由後勤所提供的一種據說是專門為海軍海軍所提供的炮彈,這些炮彈數量眾多,但個頭要比正規的實心炮彈小上好幾圈,同時水手們在了解後方工匠所告知的使用方法後,開始按照步驟將其用網兜賺在一起形成一個類圓柱體當然在這之中還會利用戰艦上少有的鐵板將其進行層層固定。

“天皇保佑,希望這些小家夥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這是所有西夷炮手在點燃裝有葡萄彈的火炮導火索後心中所默念的內容,畢竟每個葡萄彈的個頭比起正規的實心炮彈確實有些過於嬌小了。

“轟轟........”略微有些清脆的轟鳴聲響起後,撥開炮口飄起的濃煙,一些好奇的西夷水手通過炮艙口觀察著對麵那艘運輸艦的狀況,不過肉眼所顯示的效果在他們看來好像並不是十分理想。因為眼前這艘運輸艦雖然船身到處都是微小的破洞,但看上去這些破洞並沒有對敵人戰艦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不過相比起略有些失望的炮手們,眼尖的西夷船長與一些準備好打白刃戰的西夷武士去發現了敵方戰艦的異常:原本有些喊殺聲的戰艦此時卻出奇的安靜,而那原本繃直的掛鉤繩此時也失去了力氣開始緩緩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