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18年,宋徽宗政和八年五月初七,大宋有史以來最為盛大的婚禮終於在汴京皇城的大慶殿中舉行。
相比前一天的趙佶壽誕,今日出席傲長風婚禮的賓客人數明顯更加眾多,不僅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富商、文士全部到齊,就連全真、少林、丐幫等武林門派也通通派人前來祝賀。
婚禮的儀式和流程嚴格按照大宋皇室標準進行。巳時時分,禮炮長鳴、鼓樂齊奏,傲長風攜五位新娘一同步入大慶殿,而宋徽宗趙佶、少林方丈空明、兵部尚書李正浩三人則端坐於殿首之上,擔當此次婚禮的高堂。
六位新人首先祭拜了天地神明,接著傲長風便宣讀婚禮致辭: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禦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於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於歸,百兩成之。
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兮。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雍,王姬之車。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候之子。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候之子,平王之孫。”
......
這三篇致辭全都出自於先秦時期,盡管傲長風自己也不太明白其中含義,但趙佶、空明、李正浩、劉世安等人卻聽得頻頻點頭。
第一篇致辭典出《詩-召南-鵲巢》,多用來形容諸侯貴族婚禮,意思是:喜鵲築成巢,鳩鳥來住它,這人要出嫁,車隊來迎她;喜鵲築成巢,鳩鳥占有它,這人要出嫁,車隊送走她;喜鵲築成巢,鳩鳥住滿它,這人要出嫁,車隊成全她。
第二篇致辭典出《詩經-齊風》,是描寫男女幽會時的浪漫之情,意思是:太陽升起在東方,有位姑娘真漂亮,進我家門在我房,踩在我的膝頭上;月亮升起東方天,有位姑娘真嬌豔,來到我家門裏邊,踩在我的腳跟前。
第三篇致辭典出《詩經-國風》,表現出男女門當戶對、婚禮氣派,意思是:怎麼那樣地穠麗絢爛,如同唐棣花般美妍?喧鬧而又不失莊重,王姬出嫁車隊真壯觀。怎麼那樣地穠麗絢爛,如同桃花梨花般嬌豔?平王之孫容貌真姣好,齊候之子也是風度翩翩。什麼東西釣魚最方便?撮合絲麻二繩成釣線,齊候之子與平王之孫也最是般配。
晦澀難懂的致辭讀完後,傲長風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不過他知道這僅僅隻是開始,稍後還有諸多繁雜的禮儀需要完成。
又“折騰”了近一個半時辰,婚禮儀式終於來到了倒數第二項,傲長風與他的五位妻子一起叩拜父母高堂。
傲長風首先向李正浩恭敬下跪,並獻上一杯熱茶道:“伯丈大人在上,請受侄女婿一拜!”
“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李正浩立即接過熱茶,然後便笑容滿麵地道:“雖然你嶽父身在泉州,不能親自前來主持婚禮,但他得知歡歡、笑笑與你終成眷屬,想必十分高興啊!哈哈哈......今日是你大婚之日,伯丈本來準備了一份賀禮,可這賀禮數目太多,也不宜出現在喜慶之地,所以暫且存放於兵部倉庫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