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罰單終於來了,足球評論員姬宇陽認為:“說說感受吧,我相信,大多數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郜林有點冤,在這件事上,最應該受到處罰的,應該並不是他。”
但這也是中國足球目前的現實,球員作為風口浪尖的人物,必須為他們作為的任何行為付出代價,5場的停賽不算很輕,郜林這個賽季本來是最有希望挑戰國產射手進球數的,但是現在,這5場停賽之後,這種難度將空前加大,還有廣州恒大,恒大這個賽季進攻線遇到的麻煩本來就是超過任何一年,而現在,原本已經能夠部分頂替外援前鋒作用的郜林,卻遭遇5場停賽,郜林的停賽對於中超最終的奪冠之爭,可能都會產生一些影響。
這是一貫以來的問題,對於球員、教練,足協處罰一直是力度不小的,而對於球迷、裁判,這些足球比賽中同樣重要的角色,中國足協一直以來似乎都是能不處理就不處理,最普遍的也就是賽區警告一下罰點款了事,或者最嚴重的是當年西安主場暫時更換到別的城市。但對於個體球迷的處罰,許多人認為也不應該姑息,比如那天帶頭罵人和賽後繼續罵人的球迷,是不是可以考慮追罰?甚至可以考慮永遠禁止進入中超賽場看球,隻有這樣的處罰力度,才會真正改善中超看台上現在越來越惡化的語言暴力環境。
其實,無論處罰是輕是重,對於管理者來說,處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化解爭端,淨化賽場,警戒“後來人”。然而,多少令人遺憾的是,自中超開賽以來足協罰單開了一打兒又一打兒,可是直到今天多年來,中國足協在處理賽場衝突事件上,幾乎都是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不是試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中超球場的暴力事件一直得不到有效遏製……
監管體係需要完善
翻開足球史,中國的大規模球迷騷亂始發於1985年的“5·19”事件——憤怒的球迷與失敗的球隊一起,合演了一場觸目驚心的悲劇。事情整整過去了30年,但是直到如今,許多資深老球迷,隻要一提起“5·19”,就會想到那個悲慘的夜晚——北京工人體育場,中國隊迎戰中國香港隊,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小組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擁有賈秀全、李華筠、古廣明、柳海光等亞洲頂級球員的中國隊,在打平即可出線的情況下,卻以1比2葬送了自己,痛失小組出線權。在當時的比賽現場,全場8萬名觀眾久久地佇立著,仿佛在參加一次哀悼儀式。主教練曾雪麟更是呆坐在教練席上,痛苦而絕望,他身邊坐著的助理教練張俊秀和戚務生雙目呆滯。隨後,工人體育場變成了憤怒的海洋,憤懣、失望、憋屈、壓抑,所有的一切交織在一起,迸發出地動山搖般的吼聲:“曾雪麟,你滾出來!”“中國男足,你太窩囊!”“槍斃曾雪麟!”暴怒的人流瞬間變成了洪水猛獸,球迷的情緒完全失控,洶湧著衝出了工體,停在路邊的許多輛汽車被掀翻,一座交通崗亭被推倒。球迷見東西就砸,見外地人就罵——所有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人,和南方口音的香港人、廣東人,無一例外遭到攻擊。有人站在馬路中央,阻攔過往的公共汽車。他們狂叫著,大笑著,一路打砸公共財物,釀成了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球迷騷亂……
就在中國“5·19”事件僅僅10天之後,歐洲賽場更是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布魯塞爾的“海瑟爾慘案”。當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海瑟爾體育場,英國利物浦隊與意大利尤文圖斯隊進行歐洲冠軍杯決賽時,混在利物浦球迷裏的足球流氓與尤文的球迷大打出手,導致38人死亡,300多人受傷。當時利物浦隊輸掉了冠軍杯,賽後所有的英國球隊被禁止參加歐洲各種賽事長達5年之久,利物浦則達7年。從此,英國足球大傷元氣,多年來一直無法找回巔峰狀態。長期以來,歐洲足球場上的球迷騷亂到處都有,但這次英國球迷的鬧事卻是臭名遠揚,英國“足球流氓”從此被世界所熟悉。
事情過去了30年,在如今的中國賽場上,“足球流氓”一詞,又被外界重新提起。日前,隨著“郜林事件”被外界的廣泛關注,“足球流氓”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報紙、網絡的體育欄目上。如今,當“SB京罵”和極具特色的“地方罵”越來越響亮之時,當球場暴力事件不斷發生時,中超有關部門的管理者,是否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呢?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球迷的情緒不能很好地疏導和管控,那麼極有可能由此走向極端化。當年,曾有女球迷飛踹裁判、有球迷在現場點火燒塑料座椅、有兩隊球隊在比賽中瘋狂群毆,這種種行為都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7月20日這一天,中超賽場迎來一場硬碰硬的焦點戰——主場作戰的北京國安迎戰上海上港,無論是誰獲勝都將坐上積分榜頭把交椅,比賽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與精彩絕倫的比賽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整場比賽多次出現整齊劃一的辱罵裁判的口號:“裁判,傻×!裁判,傻×!”值得注意的是,幾乎就在北京國安球迷齊聲“京罵”的同一時間,遠在在遼寧的中超賽區全場也大麵積喊出了“郜林,傻×”的低俗口號。顯然,在整個中超賽場,京罵早已不是個別現象。20多年前,時任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王俊生宣布首屆甲A聯賽拉開大幕時,肯定不會想到“傻×”二字會成為日後職業聯賽一個刺耳、肮髒的“符號”。知名足球評論家、研究員金汕對當年賽場“京罵”的情景記憶猶新:“職業聯賽第二年,國安球迷就開始說說自己牛B,罵別人SB。”京罵出現後,有關方麵就聯合媒體進行過抵製,但效果適得其反。在金汕看來,“到了90年代,價值觀完全不同了,實際上球場就是擴大了許多倍的瘋狂搖滾派對,喊加油口號已經不解渴了。而球迷也把勝負看得太重要了,球輸了似乎就丟人一等。再加上黑哨、假球等得不到遏製,結果方方麵麵促成京罵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