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自己一個人往返於我家和奶奶家裏了。大人們的允許,就好像已經默認了我已經是一個大人了,讓我多了幾分自信。

之後的日子裏,我常常一大早就自己一個人去奶奶家,下午天快黑的時候,又自己一個人回來。

在奶奶家的日子,我過得很愉快。不僅僅是因為那裏有對我非常和善的爺爺奶奶和九爸他們,還因為有一樣我非常稀罕的物件——電視!

奶奶家的電視,小小的,銀灰色的塑料外殼,看著有幾分舊,但是很神奇,插上電,擰開關,調好台,電視屏幕上就會出現很多神奇的畫麵,穿著各色漂亮古裝的美人,揮舞著手中刀劍的俠士,當然還有每天下午七點每個台都準時播出的新聞聯播。

一開始,看到爺爺和九爸他們整天很感興趣地盯著那個舊匣子似的電視看個不停,我還不懂,甚至不怎麼感興趣,但是當有一天下午,九爸把調台的旋鈕轉了轉,調到了中央電視台的時候,我被一陣輕快的歌聲吸引住了,從此,就光榮地晉升為了一名資深的“電視迷”。

“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這裏的風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還有一起快樂的小夥伴/大風車轉啊轉悠悠/快樂的夥伴手牽著手/牽著你的手/牽著我的手/今天的小夥伴/明天的好朋友/好朋友/”,這是中央電視台兒童動畫節目“大風車”的主題曲。

在我小的時候,這首《大風車》曾經是在孩子們中間風靡一時的金曲,我清楚的記得那個可愛的“金龜子”和那位很有才的董浩叔叔,他們陪伴著我們這一代的小朋友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童年。

“大風車”這個節目可以算作是一個契機吧,一個吸引我看電視的契機,它讓我明白了電視裏的世界是那樣的寬廣和豐富多彩,讓我更渴望通過這一方小小的屏幕去探究外麵的世界。

細究下來,其實我看過的大風車的節目並不算多,在當時“大風車”節目那樣風靡一時的時候,我也隻是偶爾才轉一下台去看看。

我那時初初對電視感上興趣,於是巴巴地問我爺爺奶奶:“為什麼要看電視呢?電視有什麼好的?家裏不是有收音機嗎?”

爺爺會心一笑:“不管是收音機也好,電視也好,它們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它們厲害的是,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天下事。電視比收音機好的一點就是,你不僅可以聽到聲音,還可以看到圖像和動作。就像你看一台戲,在收音機裏隻能聽到唱腔,在電視裏你不僅可以聽到他們的唱腔,還可以看到動作和神態,看著就會更加的形象生動一些了。”

說著,爺爺指著電視裏身著戲服正在唱戲的一個女子對我說:“你看這兒,這個人的這個角色在秦腔裏被稱為旦角,她的裝扮一般都是和角色身份對應的,這一條行頭非常複雜也非常漂亮,這樣的藝術美在收音機裏是看不到的。旦角很多都是有水袖的,你看她在這裏一直在甩水袖,很漂亮吧?這並不是隨意的一個動作,而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裏麵包含了她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