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半山腰,一座圓形土台,高三米左右,直徑十數米,斑駁不堪,土渣直掉,一看就是年深日久,早已無人使用了。
圍著轉了好幾圈,宋有道對這個外表形象磕磣到家的封禪台很是無語,“師兄,看你的了。”
“師弟盡管放心,這可是師兄我的看家本事。”玄淨笑了笑,露出一股罕見的得意之色。
宋有道往後退了數步,看著自家師兄忙前忙後,在土台根基處抹抹畫畫,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黃紙符,貼了一圈,然後又將土台鋪上紅毯,四個方位,分別放上四個小香爐,對照日頭,調轉方位,不僅如此,土台兩側,插滿番旗,番旗黃底紅字,字體看著像是小篆甚至更為久遠,總之宋有道滿眼懵逼,完全不懂。
一直忙活了數個小時,眼瞅就要到正中午了,玄淨這才停了下來,露出滿意的神色,對宋有道說道:“這樣就沒什麼問題了,師弟,等一會兒日上正午,封禪台底部的黃土會變成五色土,氤氳圍繞,那時你踩著紅毯,坐在封禪台的正中央,地脈之氣會從那裏噴湧而上,正好為你所用。”
宋有道老實地點了點頭:“難怪師父會讓師兄留下幫我,師兄真是此道高手,讓師弟我汗顏,除了照著師兄所說的去做,師弟我什麼也不明白。”
“嗬嗬,術業有專攻罷了,我聽師父說了,師弟要利用地脈之氣練功,越是純淨越好,這遠古三皇五帝的封禪台便是最好的場所了。”
“而且,如今尚屬初春,地龍欲醒未醒,今日又正好是二月二龍抬頭之日,龍脈之氣上湧,濃鬱至極,師弟若是把握住機會,能夠吸收這股龍脈之氣,將獲益終生。”玄淨笑嗬嗬解釋道。
相比於平時的沉默寡言,涉及到風水問題,玄淨顯得健談多了。
“龍脈之氣?這與地脈之氣有何不同?”祭壇還沒發生變化,老實等待的宋有道好奇地問道。
龍脈這東西無數武俠小說都有提及,隻要是關於它的東西,都老牛*逼的,可怎麼個牛*逼法卻不甚明了,宋有道很好奇。
玄淨笑道:“所謂龍脈之氣,其實就是地脈之氣,它們之間的關係就跟大宋的皇帝和普通人之間的關係一樣。隻是,人皇和百姓之間的差別在於地位的懸殊;而龍脈和普通的地脈的區別,則在於靈性的有無。”
“靈性?”這是宋有道第二次聽到這個詞語了,隻是依然不解。
“不用看我,其實我也不知道靈性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但據我多年對風水的研究,這龍脈的靈性,某種意義上應該算是一種萬物生靈的意誌,齊魯之地,孔孟之鄉,聖人宏願,生靈寄托,大地有感,山脈之氣相容,由此生成了龍脈之氣,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對,有的書上還說,龍脈是天生的呢。”玄淨的解釋很獨特,細細想來,還真是別有一番道理。
“好了,你該上去了!”指了指祭壇底部神奇的變化,推了一把宋有道,玄淨催促宋有道快點走上祭壇。
不敢有絲毫耽擱,腳踩紅毯,宋有道盤膝坐在了祭壇中央。
祭壇底部亂糟糟的黃土轉眼間就變成了神秘的五色土,四角香爐,沒人點燃,居然不斷飄散白霧,四縷霧氣於宋有道頭頂交彙,融合,盤旋,壯大,四周番旗無風自動,獵獵作響。天空上方,雲霧彙聚,圍繞太陽,不斷變化,似龍、似龜又似鳳凰。
異象紛呈,神奇無比,不過宋有道現在可沒心思欣賞這些奇異景象,坐在祭台正中央的宋有道突然感覺一股極為濃烈的氣息湧了上來,衝天而上,宛如一道巨大的噴泉。坐於其中的宋有道趕緊運轉《北冥長生功》,全力吸納這股地氣。